當老神父看到伊萊手中的牌是皇家同花順時,似乎有點驚訝。

“我主聖明。”神父在胸口划著十字,像是在慶幸,又像是在祈禱。

對此,伊萊還是像剛才一樣,對神父的表現不屑一顧。

然而,和神父的賭局似乎遠遠比伊萊想的要麻煩。

神父似乎是個極度不老實的牌手,他幾乎是在瘋狂的換牌,不管手上有多好的牌都會全部換掉,一換到差不多把牌換光的時候就宣佈不跟,這讓伊萊有些抓狂,奈何規律對於換牌並沒有限制,神父的玩法雖然不叫道理,但卻符合規則,這讓伊萊有些無計可施...如果不是看著老神父還會認牌的大小,伊萊甚至會認為老神父是個什麼都不懂的外人,和他賭博純粹是在賴皮——不過不管怎麼說,老神父的打法確實很無賴,這讓伊萊產生了嚴重的厭煩心理。

...直到第四局。

第四局,原本是伊萊和邁爾斯設定的“甜頭局”。所謂“甜頭局”就是戰略性的放水局,這一局對方會全程很容易就可以摸到很大的牌,並且會輕鬆壓倒伊萊的牌,而伊萊一般在這裡只會押上很少一點籌碼,有預謀的讓對方吃到甜頭。這樣就會讓原本連輸幾把的對方在接下來的幾局裡心存幻想,只有這樣才能讓對方繼續賭下去,從而狠狠地宰他們一筆。

賭場就是這麼黑暗,黑暗到你都不知道是怎麼回事自己就落入了圈套。

按照老神父之前的打法,這一局他應該也會像之前那樣瘋狂的換牌,然後最終選擇不跟,所以伊萊只是隨便抓了一手還可以的牌,然後準備等著老神父棄權。

然而,在老神父又換了幾次牌後,他突然猶豫了。他看了看手中的牌,嘴中似乎還在唸叨著什麼。

他想幹嘛?伊萊心想著。

神父沉思了一會兒,突然把手中的牌往桌子上一押,然後不說話了。

這個動作的意思是...他跟牌了!

伊萊慌了,他很清楚自己手上的牌沒有對方的牌大。他想趕快換牌,但是當他想提出換牌時,他才想起,作為一場放水局,往後的牌堆里根本就沒有更大的組合...他無法組出一組能夠大過神父的牌!

“嘖...不跟!”儘管很不情願,但是伊萊還是把手中的牌往桌子上一丟。他們比的不是賠率,而是輸贏,所以放水局他絕對不能接!

對於伊萊的突然棄牌,神父似乎又露出了驚訝的神情,不過很快神父就恢復了原來慈祥的模樣。他笑了笑,然後開始準備下一輪。

這時伊萊才發現神父是個多麼麻煩的對手。在一般的對局時,神父基本不會接牌,全都是一路換到底後宣佈放棄;然而一到伊萊所謂的“放水局”時,神父就會在短暫的換過幾次牌後迅速認清局勢並選擇跟牌。這時自知不敵的伊萊只得也選擇放棄,這種對他不利的回合他根本無法獲勝,只得重新開始下一輪的對局。

連續好幾局二人都沒有一起跟牌,而且是雙方只要有一方跟另一方就不跟,這可是從來沒有發生過的情況。

邁爾斯驚訝的看向伊萊,後者卻只能用擦汗的動作來回應他。邁爾斯本身並不知道伊萊的記牌過程,後者進行的頭腦鬥爭他也完全不知情,他能做的按照自己的手法進行發牌,只是讓他不明白的是,有著和透視無異的強大記牌能力的伊萊,竟然會和一個老神父打成這樣?

伊萊記牌靠的其實不全是記憶,而更多的是數學推斷。全部記住是不太可能的,而且也很容易出錯,但就算是如此也讓他覺得面前這神父很棘手——雙方共享一個牌堆,這使得二人的牌的順序不會是固定的,每當神父換掉一些牌時,伊萊就必須換掉對應順序的其他牌,這樣才能保證一些真正的關鍵牌不會落到神父手上。只是問題在於,每次神父換完牌伊萊都得重新推斷邁爾斯手上剩下的牌,這可是非常消耗腦力的行為,然而伊萊還沒有吃晚飯,這讓他的推算變得異常艱難。

然而,真正讓伊萊震驚的還是第七局。

邁爾斯的洗出牌序大致可以分為三種,一種是無論怎麼抓伊萊都會大過對方的局,可以稱為“必勝局”,這種情況下伊萊能夠牢牢把握住關鍵牌,神父不管怎麼換都不可能大過伊萊;第二種,就是所謂的“放水局”,是伊萊幾乎不可能大過對方的必敗局,有點意外的是這種放水局神父幾乎把把都發現並壓了上來,而伊萊只能選擇放棄。

“孩子,為什麼我一押你就不跟了呀?”神父笑著對伊萊說道。

“這話應該我問你,我跟的次數明明比你更多。”伊萊不客氣的回答。

而變故就在第三種。

除去必勝局和放水局,第三種被稱為“緣分局”。所謂緣分局,就是伊萊和神父都有可能抓到能大過對方的關鍵局,這絕不是一方控制換牌數就能制止的,雙方都有贏的可能,只不過能推斷出所有牌序的伊萊勝算往往會更大。

這其實才是出現機率最大的對局,相比之下必勝局和放水局出現的還算少。畢竟邁爾斯按照一定規律發的牌不可能一直對某一方有利,更加隨機和平衡的緣分局才是賭牌的主流。

問題就出在一輪緣分局。

在之前的賭局裡,老神父一直都是直接換四張。如此有規律的換牌數量讓伊萊可以精準的控制住神父換到的牌,使得關鍵牌全部都落入伊萊手中,讓他穩利於不敗之地。

然而這一輪,在某一回合輪到神父換牌時,神父卻突然不做聲了。

神父安靜的做著,他的嘴唇輕輕張合著,像是在唸叨著什麼東西。

“給我換一張。”神父突然說到:“一張,謝謝。”神父強調著。

伊萊一愣,隨機他馬上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在神父換的這一張牌之後的第五張牌,是一張非常重要的關鍵牌,但是神父在這裡卻在這裡只要了一張——這就代表著,無論伊萊選擇的是換一張還是換四張,第五張牌都會不可避免的落入神父的選擇範圍中,而一旦神父拿到了第五張的關鍵牌,他就完全可以組出一套這一輪足以碾壓伊萊的牌!

冷靜...冷靜。伊萊自我安慰道。神父不可能知道牌的順序,只要一張可能只是無心之舉。越是這樣,他越需要冷靜!

除去第五張的關鍵牌,在第十張的位置同樣有第二張關鍵牌,這張關鍵牌伊萊需要拿到,他只要拿到了這張牌就可以做出一套能和神父抗衡的牌,相反,如果神父拿到了第二張牌同樣會對他造成威脅——不論神父手上是一張還是兩張關鍵牌,都足以打敗伊萊。對應的,只要不讓神父同時拿到,不,只要不被神父同時換走這兩張,他就有獲勝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