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飛昇之後(第1/4頁)
章節報錯
顯然,修行的戲本,不是普通的戲本。
普通的戲本,有一曲折的故事就可以了,戲本中的人給一個基本設定就可以了。
但這修行戲本,卻是把每個人物在上場前的所有經歷都要填滿,而且越合乎情理,戲本質量越高。
譬如,在戲本中出現一位神仙,那麼這位神仙的前世今生都要有,包括他的經歷,修行之法,都要沿著走一遍,這才能貼合戲中人物,從而成為戲中人,進而像戲中人一樣修行,繼而成為戲中神仙。
當然,戲本通常脫離於現實,所以戲者成仙以後,只在戲之幻境中,把人拉入環境中施加影響。但若戲本身就打通了現實與虛幻的界限,那麼從幻境中出來成為修行悟道,也就不足為奇了。
至於戲者的修行,那自然是演技越好,越貼合任務,修行境界越高。
這差不多就是梨園最高深的修行之法“戲中人”了。
陸白掃了一下記憶,發現這本《牡丹亭》是全本的,裡面人物設定全都有,就是一個丫鬟的成長軌跡都有,足以作為完整的修行之法了。
“嘿,我還發愁怎麼把戲班子整起來呢,現在好了,現成的辦法。”陸白得意起來,心裡期盼起了他《牡丹亭》揚名立萬,驚掉梨園下巴,讓世人嚇一跳的場面。
缺德和尚和邋遢道士在屋頂上飲酒,缺德和尚手裡還捏著一隻燒雞,他們倆一面喝酒,一面津津有味的嚼著肉,見到陸白笑眯眯的樣子後,缺德和尚推了推邋遢道士,順手把他手裡的酒罈子拿過來,“看你師父,傻了。”
“你師父才傻了呢,你師父全是傻子。”邋遢道士看陸白一眼,“我師父那是憨。”
陸白抬起頭看他們一眼,“我可都聽見了啊。”
邋遢道士“嘿嘿”一笑,“師父,你上次給我的經文,我參悟的差不多了,你再給我一句?”
“免談。”陸白拒絕。
他記得本來就不多,要現在告訴他,以後還這麼驅使的動邋遢道士。
對他而言,道士可以十分好用的幫手。
缺德和尚咬一口雞,“陸兄弟,你哪兒有沒有什麼經文,指點我幾句。”
缺德和尚主要看邋遢道士參悟《道德經》不斷有收穫,心裡羨慕,所以隨口這麼一說,他倒不是真的想從陸白這裡弄到什麼。
怎料,陸白略一思量後說道:“還真有。”
缺德和尚一個機靈,“什麼?”
“有經文,有禪語,不知道你要聽什麼。”陸白想了想,差不多也就這些。
缺德和尚狐疑的看著陸白,“全是不曾聽過的?”
陸白詫異,“怎麼,你們佛教的佛經也是不完整的?”
缺德和尚長嘆一聲,“不錯,有的經文不全,有的經文只聞其名,壓根不曾見過經書,還有些宗門也是如此。”
陸白疑惑再上心頭,心想這世界真怪,《道德經》不全,佛經居然也不全,不是說北面出了一位佛祖麼,難道這位佛祖就沒有把經文傳全了?
缺德和尚不知道這些,“佛祖經常座談講經,經文全靠後人整理,能完整流傳下來的不多,何況——”
缺德和尚搖了搖頭,沒把何況講吓去。
他覺得在佛祖以前,應該就有佛教存在了,因為佛祖在講經時,曾引用過一些典故,這些典故是聞所未聞的,但聽起來又似乎真的發生過。
由於佛祖講經,經常以草,以花,以一粒微塵做比喻,所以佛教中人,通常把這些典故當做寓言去理解,譬如曾有一和尚割肉飼鷹等等。
但缺德和尚不覺得。
他是第一個佛教中提出或許在佛祖以前真有一個和尚曾割肉飼鷹的,但這被認為是對佛祖的大不敬,於是他被趕出佛門,從北朝一路流浪到了南朝。
後面的經歷,讓他對佛法堅信不疑,對佛經卻有越來越多的疑惑。
這些疑惑若能夠在陸白這兒得到解答,那是再好不過了。
於是,他擦了擦嘴上的油,恭敬的對陸白說:“還請陸兄弟請教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