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

一發,下網,白色球網掀起一片浪花,沉悶的聲響讓現場迪米特洛夫的支持者們發出低低的扼腕嘆息。

“噓!”

現場觀眾立刻表示需要安靜,沒有人希望破壞迪米特洛夫的發球節奏,即使是高文的支持者們也不例外,如此精彩又如此好看的一局,不應該以雙誤的方式結束,他們還是希望看到精彩絕倫的回合。

轉眼,一號球場就再次安靜下來——

和其他三大滿貫比較,現場觀賽秩序確實沒話說。

比賽,並沒有被打亂。

迪米特洛夫的發球節奏也得以延續,緊接著,二發就來了。

在本場比賽裡、面對高文,首次遭遇破發點,迪米特洛夫也意識到一發的重要性,試圖提速,可惜下壓太狠,直接下網,反而導致自己需要面對破發點上二發的困境,那麼,這一次二發應該如何選擇?

他,應該放手一搏嗎,拼一個二發,看看是否能夠壓制住高文?

迪米特洛夫的性格,終究不是如此。

但同時,他也遠遠說不上保守,這一記二發,他也有想法也有佈局,拒絕在破發點上輕易繳械投降。

旋轉,追身。

這次,不是近身,而是追身,迪米特洛夫就直接瞄準高文的站位發球,並且附著大量旋轉形成壓迫。

這也是網球比賽裡非常經典的一套戰術,一旦能夠控制住落點,接發球一方就很難很難讓開身體,回發球的空間就會被限制住,發球方也就能夠贏得後續進攻銜接的機會。

——果然,奏效了!

其實,高文的預判已經非常準確,他認為迪米特洛夫會選擇一個近身或者追身發球,限制自己的回球進攻,如此一來,迪米特洛夫的進攻銜接就能夠流暢起來,不管如何,掌握髮球的一方依舊佔據主動。

但是,迪米特洛夫的落點非常精準,以至於高文提前移動讓開腳步,也還是沒有完全讓開,揮拍動作就被別住了,最後正手揮拍擊球動作沒有能夠做完成,做到一半,網球就已經飛回去,控制不準。

本來,高文是準備側身正手斜線錘擊迪米特洛夫的反手,直接展開進攻;但最後,側身沒有完全側開,正手擊球也就沒有能夠完全撕扯開,甚至就連球質也受到影響。

從回球的線路和落點就能夠看出來,迪米特洛夫感受到了一些威脅但並不強烈,腳步移動還是到位了,單手反拍非常瀟灑也非常輕盈,整個胸口完全舒展開來,身體迎前,一拍反手從高點往下打擊。

動若脫兔,快如閃電。

迪米特洛夫沒有全面發力,搶了一個節奏,單手反拍直接將角度撕扯開來。

還沒有來得及眨眼,網球就已經重新回到高文的反手位,在靠近底線大三角的區域著陸,撲面而來。

高文,聚精會神——

線路,並不意外。

重點不在這裡,而在於,既然迪米特洛夫的線路沒有意外,那麼,高文就想要看看情況是否可以搞事。

跨步,移動,蹬地。

整個腳步的移動,行雲流水、一氣呵成,短暫經歷接發球的被動後就在矚目迪米特洛夫的進攻銜接;意識到迪米特洛夫的進攻銜接在預料之中後,電光火石之間,高文就已經完成判斷、決策和出擊。

沒有任何停頓。

高文腦海裡有一個藍圖,一般來說,為了確保那個計劃能夠成功,一個上步的擠壓,透過物理層面的壓縮空間來提高成功率並且增加擊球的球質,這是非常必要的;但現在,迪米特洛夫第二拍進攻銜接質量非常出色,沒有給高文留下上步的空間,這也意味著難度直線上升。

不過,高文依舊準備執行計劃。

目光堅定,全神貫注。

一踏,左腿支撐住身體,保持上半身的挺拔與直立,並且伴隨著揮拍動作,上半身在轉體的同時微微前傾——

雙手反拍,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