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8 草地特供(第1/2頁)
章節報錯
又高又飄,沒有旋轉也沒有控制,僅僅只是卷帶包裹著推送回去,唯一值得稱讚的優點就是壓深,落點依舊控制在靠近底線的深區,不算一無是處。
迪米特洛夫在這一拍球的處理,稍稍偏離軌道。
一切都在高文預料之中,高文自然沒有錯過的道理,第一時間連續小碎步調整跟進,正手出擊。
視線餘光輕輕一瞥,果然看到迪米特洛夫下意識朝著反手位移動的重心,高文也毫不猶豫地下手。
一蹬,一迎,依靠身體上前的壓迫,正手自高點下壓平擊,夾帶著手腕甩擊的力量,閃電出擊。
斜線。
高文再次選擇斜線回到迪米特洛夫正手,堅持貫徹自己最後這兩局的戰術調整,持續瞄準正手位開炮;而且,這一拍擊球全面發力,再也沒有保留。
“呃啊!”
迪米特洛夫一個急停急轉,丹田深處爆發出了怒吼。
身體一扯,又重新回到正手位,但草地的特性就導致急停急轉之間,腳步很難完全站穩,蹬地力量不夠充分,所以高速移動之中的擊球往往容易出現偏差,此時迪米特洛夫就是如此。
腳步,不穩。
自然正手揮拍發力就不充分,最後只是勉強一兜一甩,依靠前臂的力量快速甩帶,快速搶了一拍。
這一拍,力量和速度不是重點,借力打力地快速銜接壓縮節奏儘可能做到以最快速度完成反擊才是。
嗖。
網球壓著低平的拋物線竄出去,貼著球網飛過。
赫!
全場一片驚呼,因為高文的擊球已經非常出色卻沒有想到迪米特洛夫依舊在低點完成這一拍擊球,也因為迪米特洛夫的回球弧線著實太低眼看著就要下網卻將將貼著網帶飛過,著實太過驚險。
這一幕,完全就是草地特供。
因為低彈跳,球員往往需要不斷提拉擊球,但現在年輕球員已經習慣快速硬地的平擊,所以即使在草地上,稍稍不注意就容易回到硬地模式,習慣性地平擊球,忽略了低彈跳的影響,結果就容易下網。
偶爾,倒也不會下網,但經常就會貼著球網飛過,堪比高空鋼絲,包括球員自己也不確定什麼時候會直接下網什麼時候則能夠幸運地擦網經過。
現場觀賽,眼睛視覺肯定比不上三百六十度近距離放大的電視直播清晰,這也意味著更加容易產生錯覺。
所以,在溫布林登,經常就可以看到這一幕,驚呼聲此起彼伏,眼看著就要下網就要下網卻偏偏沒有,那種驚險刺激感,比過山車要真實而劇烈多了。
然而,高文全然沒有走神,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
連續小碎步調整,視線再次快速瞥了迪米特洛夫一眼,果然看到迪米特洛夫再次準備補防反手位的下意識動作,他也毫不客氣地一個踏步完成擊球。
正手,斜線。
又又又是斜線。
而且,這次斜線有些講究,高文沒有繼續將角度撕扯開來,反而是稍稍收回來一些,遠離邊線和底線。
原因有二。
其一是迪米特洛夫的回球質量不俗,繼續以快打快的話,控制難度就越來越高,高文擔心的不是自己頂不住,而是脫離戰術佈局演變為純粹的肌肉對決,那麼這一分的最後走勢就沒有人能夠預料。
其二則是為自己下一拍鋪墊。
這不,正手擊球才剛剛完成,高文就順勢上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