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9 攻守轉換(第1/3頁)
章節報錯
毫無疑問,在這一個盤點上,迪米特洛夫表現堪稱完美,一氣呵成、滴水不漏,一步一步完全按照計劃執行,而且執行效果出色,建立巨大優勢。
小碎步,連續小碎步。
迪米特洛夫非常專注也非常謹慎,連續腳步調整尋找最佳擊球位置,等待網前高壓的制勝時刻。
但是,他應該選擇落地高壓還是凌空高壓?
落地高壓,保險一些,因為網球落地反彈之後的高度容易預判也容易控制;但留給對手的調整時間也更多。
凌空高壓,第一時間搶攻,拒絕給對手喘息機會,特別是草地比賽頻頻出現;但重力加速度帶來的不確定性增加高壓難度和風險。
有利有弊,沒有完全選擇,只有符合當下的選擇。
其實,高文這次挑高球並不算糟糕,儘管見高不見遠,但戰術意圖非常明確,就是透過這樣進攻性的防守為自己贏得喘息空間,放緩迪米特洛夫水銀瀉地的進攻節奏,在有限時間裡展開博弈——
一旦迪米特洛夫稍稍猶豫或者遲疑,高文就能夠贏得反擊空間。
迪米特洛夫清楚地知道這一點,所以完全沒有放鬆,視線餘光瞥了一眼對面,然後就看到高文已經回到球場中央,連續小碎步調整,進入防守姿態。
顯然,高文已經喘過氣來了。
緊張!
迪米特洛夫馬上就意識到自己必須牢牢抓住機會,不能再繼續遲疑,哪怕需要冒一定風險也不能。
蹬地,踮腳,舒展。
迪米特洛夫就好像發球一般,完全舒展開來的身體宛若一張飽滿的弓箭,抬頭仰望,在一團金色之中尋找那抹芥末黃的光影。
然後,找到了——
不等網球落地,迪米特洛夫就已經啟動,球拍朝著網球揮舞而去。
凌空高壓!
這一項擊球動作最困難也最關鍵的部分就在於時間。
因為重力加速度的關係,網球進入擊球範圍之後速度還會越來越快,尋找擊球點的難度也就直線上升。
太早就會直接打飛、太晚則會下網。
同時,腳步調整也不能偷懶,尋找到準確擊球位置是一方面,透過腳步調整來尋找到擊球節奏則是另一方面。
在德約科維奇全面的技術裡,這應該是唯一漏洞。
迪米特洛夫也清楚擊球的難度,他的腳步就在不斷調整。
然後。
出手,擊球。
“哼。”
迪米特洛夫悶哼一聲,就在出拍瞬間還是稍稍有些遲疑,擔心自己出拍太晚,大力擊球也就直接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