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應該調整心態,不要抱著證明自己驚豔對手的心態,而是抱著突破自己挑戰極限重新審視自己的心態,將這場比賽當作一次考驗也是一次總結,看看自己過去一年時間裡,成長了多少又沉澱了多少。

畢竟,他們都已經不再是棕熊了,對吧?

再說了,他也沒有什麼可輸的——

前來多倫多就是一次衝動一次冒險,結果卻意外迎來突破並且收穫信心,即使輸給高文也不丟臉,他可以昂首挺胸地轉身離開。

而且,他也無法確定自己下一次登上大師賽的正賽舞臺是什麼時候,也許很快,也許需要等待一些時間;但至少,他依舊站在這裡,依舊還有時間,依舊還有機會,盡情在這片場地展現自己的風采。

中央球場,如果不是因為高文的話,他想要踏上這片場地,應該還需要一些時間,現在既然已經來了,就好好表現一下吧。

所以,沒有必要思考勝負,沒有必要操之過急,專注比賽就好。

“戰鬥,馬科斯,戰鬥!”

就好像職業生涯的第一場比賽一樣,就好像職業生涯的最後一場比賽一樣。

當第二盤比賽開始的時候,吉隆的思緒已經重新收了回來,昂首挺胸,踏上球場,完全專注於比賽。

然後——

吉隆做到了。

第一局,吉隆憑藉著孜孜不倦的移動覆蓋全場,迫使高文正手斜線長出底線,全場首次破掉高文發球局。

第二局,吉隆又依靠正手連續壓迫進攻拿下制勝分,經歷平分考驗後,在第二個局點拿下兌現破發優勢。

轉眼,“2:0”。

在第二盤開局,吉隆先破再保,全場比賽首次領先。

而且,這依舊不是結束。

“0:30”。

第三局裡,高文的第二個發球局,吉隆先拿兩分,再次將高文推向懸崖邊上,徹底扭轉了比賽局勢。

高文,有些懊惱,不僅僅因為這一分這兩分,更多還是因為自己擊球質量的下滑——

網球,就是蹺蹺板,一方的表現出色必然伴隨著另一方的表現回落,吉隆的得分勢頭還是強勢崛起,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高文的回球質量下降,沒有帶來足夠的衝擊和壓制,吉隆的防守就展開了手腳。

高文承認,自己有些走神。

一方面是因為時隔整整一個月重新回到賽場,在高強度的對抗裡,保持注意力緊繃的專注時間有限,難以貫穿始終,還是沒有真正進入巡迴賽模式。

這一點,在體能波動的時候就更加明顯。

另一方面則是因為自己的鬆懈,首盤膠著而緊繃的比賽過後,盤間休息稍稍放鬆些許,對自己對吉隆的判斷都出現一些偏差,專注力程度就有些下滑。

歸根結底,還是遠離巡迴賽一個月的後遺症。

從如此角度來說,即使在巡迴賽整整打滾一年,比賽經驗也還是需要繼續累積,對賽季程序之中的狀態調整也需要慢慢形成自己的生物鐘,現在在多倫多感受到衝擊,也是正常,沒有必要太過慌張。

現在的重點是,危機又來了,那麼,高文應該如何應對?

“0:30”的情況下,如何收攏注意力,重新專注比賽?

吉隆,有他的戰役。

高文,也有他的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