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腳,高文選擇外角。

後腳,費德勒進一步撕開角度。

然後,網球就朝著高文左側發球區的淺區衝了過去,以更大的角度、更快的速度,正面衝撞過來。

唯一欠缺,可能就是力量和旋轉不足,依舊給高文留下一點空間,一點點微弱的空間。

“哼。”

高文悶哼一聲,發球動作結束後還沒有來得及歸位,第一時間就捕捉到費德勒的擊球動作,立刻就做出反應,腳步一頓一蹬,丹田深處的力量就迸發出來,也不等重心調整過來,緊接著就朝著左側衝出去。

可惜,腦袋反應速度及時,腳步速度卻有些跟不上,就好像聲音始終慢了光線一步一般。

目不轉睛地注視著費德勒的擊球,高文立刻就意識到,自己沒有足夠的擊球空間,甚至擊球高度也不夠。

怎麼辦?

腳步,才剛剛橫向跨了一步,顛簸的重心就已經拖拽著腳踝衝向地面。

處變不驚,靈機一動——

視線餘光快速瞥了一眼費德勒的站位以及自己和網球之間的空間位置,緊接著就產生一個大膽的想法。

雙手反拍,早早引拍,卻只是虛晃一槍,就在即將上步的時候,改變握拍方式,側著球拍狠狠側切。

一搓,一挑。

這就是全部了。

腳步跟不上、重心不穩定、身體在反拍位置也已經延伸不出去的情況下,高文只能勉勉強強觸碰到網球,更不要談什麼擊球空間了;於是高文乾脆放棄掙扎,順勢而為,由抽擊改為切削,完成擊球。

此時,就連小臂力量也靠不住,全靠手腕。

細膩而堅韌的手腕力量在有限空間裡快速一搓,網球就帶著些許上旋,重新飛了出去。

費德勒是借力打力,高文則乾脆是卸力,從發球開始的速度和力量就一點一點往下掉,此時乾脆變成了慢動作回放;但網球的飛行軌跡卻讓全場觀眾屏住呼吸,錯愕與驚訝、神奇與亢奮交織碰撞在一起。

“啊。”

費德勒啟動了,因為意外也因為突然,強行啟動,他也不得不發力,非常難得地從身體裡發出聲響。

踏踏,踏踏踏,費德勒全速狂奔、快速上網。

儘管同樣是上網,但與前面三分截然不同,那都是主動上網,這次則是被動上網。

費德勒萬萬沒有想到,高文居然出其不意地選擇放小球,引誘費德勒上網,以費德勒的經典戰術套路打亂費德勒的預判;而且還是在發球後的第一拍進攻銜接裡,以退為進地放棄掙扎,直接打破了對峙平衡。

這一拍切削,意外切出一個非常非常出色的小球,沒有旋轉沒有力量也沒有速度,飄飄忽忽地越過球網,除了線路稍稍長了一些之外幾乎沒有任何缺點;而且最最重要的是,足夠意外,搶先了一步。

博弈與反制,僅僅只需要一次觸球,這,才是真正頂尖高手。

狂風,獵獵。

費德勒高速衝刺之間,目不轉睛地注視著網球,然後,注視著網球下墜、落地、反彈,地心引力拉拽著那抹芥末黃的光影再次快速下墜,他的速度已經提升到極致,腳步與身體也延伸出去試圖劈叉。

前衝。

延伸。

探手。

——觸碰到了!

但是!

耳邊傳來主裁判的聲音,“兩跳。”

啪。啪啪啪……

費德勒的剷球也將網球直接撞向球網,他,終究還是慢了小半拍。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