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高難度的擊球動作已經讓所有人徹底傻眼,但高文透過這樣的方式,又再次將回合球的節奏提升起來,還沒有來得及喘息,網球就已經朝著穆雷一側球場重新飛了過去,再次將壓力推到另一邊。

按道理來說,高文的點殺缺少力量,幾乎就是一拍輕打,以控制為主,沒有線路沒有落點也沒有旋轉,缺少球質,對穆雷的威脅非常有限。

這和前面穆雷底線一百八十度轉體的反拍直線一樣,與其說是反擊,不如說是過渡球。

但實際處理卻並非如此。

網球自帶高點下壓的重力加速度,充分發揮高文的身高優勢;同時,落地彈跳又因為缺少力量的附著而跳不起來,最後形成一個又輕又快又急又低的怪異擊球;另外,還附著了一些尾勁,並不簡單。

最最重要的是,節奏壓縮,這也是高文拒絕返回底線而是選擇半路攔截高壓的原因。

穆雷的處理,並沒有容易。

“呃啊!”

而且,落點!

高文的這一記回球落點非常淺,同時因為彈跳高度有限,這讓站在底線後面兩步遠的穆雷陷入被動。

穆雷必須快步上前,切入底線內,身體前探,正手一鏟一挑,在兩跳以前將網球重新高高地挑起來。

“啊!”

穆雷發出一聲怒吼,連續第二拍挑高球。

赫!

貝克漢姆再次屏住呼吸,耳邊傳來整個中央球場倒吸一口涼氣的聲音,目送著網球再次劃出彩虹弧線,宛若伊卡洛斯一般朝著太陽一路狂奔,牽扯著全場觀眾的視線再次上揚起來,眯著眼睛望向太陽。

耀眼,絢爛,驚心動魄。

穆雷也不例外,但他不能僅僅專注網球的弧線,同時腳步還需要立刻做出調整——

這就意味著,穆雷不能進入底線,腳步立刻行雲流水地後撤,重新回到底線後,準備面對下一拍防守。

因為穆雷無法確定自己的回球質量,他無法保證高文會被推回底線,所以他不能冒失地進入底線,否則就相當於自尋死路,將腦袋洗乾淨伸出去,等待著高文一拍高壓球直接打死。

踏踏,踏踏。

穆雷連續小碎步調整著位置,注視著網球升入高空,寄託著他的期許,希望夠高也夠深,能夠越過高文的頭頂,如此一來,即使他錯過上網機會,高文也會被推回底線,攻守對峙就將重新回到平衡。

全場,屏息凝視。

甚至能夠清晰看到主場觀眾下意識地雙手交叉、十指緊扣,放在胸口,默默期待,仰頭望天的眼睛裡倒映著漫天光輝,虔誠而真摯地默默期待,目送著網球的飛行軌跡,心臟非常非常短暫地忘記了跳動——

然而。

失望了。

高度和深度,夠是夠了,卻還是欠缺些許。

這一拍,穆雷展現自己的防守能力,倉促之間就多了一些控制,哪怕是處理如此被動如此困難的擊球,穆雷也依舊能夠掌握網球的飛行與旋轉,最後將網球送入更高更深的位置。

高文的腳步,不得不離開發球區,退回發球區和底線之間的中場區域,並且持續用一連串小碎步調整;再加上網球高度已經超過三層樓,重力加速度會增加擊球點的尋找難度,一旦高文選擇落地高壓卻沒有一拍制勝,穆雷就將進一步扭轉防守的困局。

效果,不夠好,但已經正在靠近穆雷的理想狀態,即使是被動局面裡,穆雷也在一點一點顛覆局面。

欠缺的,只是細節而已,毫釐之差的細節;但是,在高手頂尖對決的時候,顛覆勝負的往往就是這些細節。

現在,勝負天平的主動權轉向高文,一切都維繫在高文的手中——

一點細節,一絲縫隙,是機會卻也同樣是危機,依舊存在不同可能。

向左走,那是高文觸碰勝利的曙光;向右走,則是穆雷起死回生的希望。

機會,來到高文手裡,天平又將傾斜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