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2 映象投影(第1/2頁)
章節報錯
位置,有些尷尬——
穆雷的這一拍挑高球,和高文的網前截擊一樣,倉促之間失去了控制,最後呈現效果沒有達到預期。
高,這是足夠高的,但遠,就不夠遠了。
剛剛高文的挑高球,不僅成功過頂,而且落在底線深區,直接將穆雷從網前一路推回底線,扭轉局面。
然而,穆雷的這一記挑高球,因為擊球空間有限,沒有完全拉起來,拋物線不夠飽滿,於是下墜曲線也就沒有能夠達到預期。
從位置來看,網球應該從發球區底線位置就開始下墜,最後落點應該距離底線還有一步到一步半左右,這樣的位置,不上不下、不前不後,著實有些曖昧也有些尷尬。
高文直接高壓,似乎略顯不足;高文返回底線,似乎又沒有必要。
就是這樣一個模糊不清的尷尬位置。
當然,在戰術佈局角度來說,穆雷肯定不滿意;但站在回球效果角度的話,這一拍擊球並不算糟糕。
原因,非常簡單,因為曖昧因為模糊,所以留給高文一個難題——
他需要判斷需要選擇需要決策。
在瞬息萬變的網球賽事裡,任何一點猶豫一點遲疑就可能導致截然不同的結果,所以,難題就是好事。
不僅是高文,也不僅是穆雷,全場觀眾全部都在思考同一個問題:
高文,應該如何選擇?
也許,全場唯一不猶豫不擔憂不遲疑的,反而是當事人。
高文,非常冷靜也足夠專注,判斷出網球下墜拋物線落點之後,電光火石之間就已經做出了決定。
後撤。
蹬地。
跳躍。
在高速後退的過程裡,以一個慣性推動完成助跑,而後蹬地起跳,但方向並非垂直,而是和地面形成一個扇形的一百三十五度角,也就是說,背部和地面形成四十五度角,彷彿反方向的邁克爾傑克遜一般,騰空而起。
高文,拒絕繼續後撤回到底線,在發球區底線稍稍靠後些許的位置就已經起跳,試圖完成半路攔截。
後仰。
延伸。
觸球。
身體已經完全舒展開來,球拍成為手臂的延長線,出現在網球快速下墜的軌道上,在極限位置上擊球。
全靠腰腹的核心力量,瞬間爆發。
手臂與腳尖朝著身體重心折疊,但因為滯空的關係,難以發力,所以,利用手腕的力量,輕輕下壓。
“啊。”
高文,悶哼一聲。
然後,一拍輕打,以羽毛球過頂扣殺的姿勢完成一次高難度擊球,將網球又重新推送回去。
點殺!
不是扣殺,而是點殺。
當身體延伸到極致並且處於滯空狀態,發力難度成倍成倍上升,於是,就使用手腕的力量完成點殺。
輕盈,但犀利。
赫!
全場,驚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