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ATP年終總決賽的最後一場較量同時也是巔峰對決更是高文連闖四巨頭天塹的最後一關,即將登場!

賽前,一片膠著,儘管不是花火四射,但球迷都已經緊張到無法呼吸,甚至就連猜硬幣以及賽前熱身環節都能夠感受到撲面而來的張力與壓力。

費德勒,猜中硬幣,他選擇率先發球。

沒有意外。

畢竟,發球就是費德勒的武器,他的比賽策略也一貫如此,只要猜中硬幣就率先發球,但社交網路卻不這樣想,這場比賽不同,一點風吹草動就能夠讓人亢奮。

此時,網路之上就一片喧囂——

費德勒,搶佔先機。

猜中硬幣率先發球,費德勒就已經悄無聲息地佔據優勢,也許這就將成為今天比賽勝負懸念的第一個啟示?

場內場外熱鬧非凡,費德勒和高文則按部就班地準備比賽,而解說員們則負責戰術分析展望比賽。

一陣忙碌。

終於,比賽開始了。

第一局,費德勒發球。

屈膝,蹬地,舒展,揮拍。

費德勒的發球姿勢依舊優雅而完美,堪稱教科書,行雲流水的動作輕而易舉就完成發力和控制,他也是整個ATP少數幾個能夠將速度與控制完美結合的發球手,一旦他的發球進入狀態,德約科維奇和穆雷這樣的接發球高手也沒有太多辦法。

溫布林登期間,費德勒的發球局就是一項挑戰;紐約期間,費德勒調整發球策略也同樣威力十足。

而今天,費德勒再次調整策略,充分利用室內硬地的特性,提升球速,整個發球都顯得特別乾脆。

ACE。

第一分,一區外角,速度、落點、線路全部無可挑剔,儘管高文已經準確預判,第一時間起步,但還是沒有能夠觸碰到網球,目送網球撞向擋板。

高文看了一眼發球落點,不是因為有出界嫌疑,而是反彈高度比預期低一些,這也是費德勒和其他三位巨頭不同的地方,費德勒發球落地反彈的反射角更小,擊球點更低一些,一下就喚醒了溫布林登的記憶,高文的接發球動作需要降低重心。

從第一分開始,高文就已經進入狀態。

和溫布林登一樣,草地費德勒和室內硬地費德勒確實更高一個檔次。

此前就提過,儘管德約科維奇的草地和室內硬地也實力頂尖,但德約科維奇並不會根據場地型別做出大範圍調整,整體技戰術還是一路延續下來,只有費德勒和納達爾依舊會根據場地做出調整。

其中,費德勒天賦異稟,他往往能夠在不同場地展現自己技術和戰術層面的不同天賦,這點需要警惕。

所以,高文將今天這場比賽當作和費德勒的首次碰面來看。

就在五分鐘前,那些壓力那些關注那些期許還是難免殘留一些影響,正如高文昨晚向桑普拉斯承認的一樣,他終究是一個普通人,哪怕這是第二次人生,沒有經歷過的事情也還是一張全新白紙。

但是,從費德勒的第一個發球開始,高文的注意力就已經全部收回來,完完全全專注在眼前的挑戰上。

因為費德勒值得——

&ne”,第一局,直落四分,費德勒強勢保發。

顯然,高文為這場決戰做好萬全準備,費德勒也同樣如此。

過去兩年,費德勒連續闖入決賽,卻連續輸給德約科維奇,今年終於,費德勒再次闖入決賽的時候不需要面對德約科維奇,以至於球迷紛紛慶幸,認為屬於費德勒創造歷史的最佳時機終於出現了。

但費德勒並沒有這樣想,他沒有掉以輕心,依舊有備而來。

從第一局開始,費德勒就展現自己的決心。

和高文一樣,費德勒不會輕視對手,他也已經做好迎接挑戰並且創造歷史的準備。

風暴,已經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