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面對高文如此紮實如此穩健又如此強硬的反手進攻,借力打力頂撞回去,這才是正常的,也就是納達爾的超級正手在這樣的情況下敢於對抗並且反擊。

而現在,德約科維奇偏偏就嘗試了,不僅嘗試了,而且還成功了。

一頂,一甩,一推。

整個擊球動作一氣呵成,德約科維奇也同樣爆發出一聲嘶吼,丹田深處的能量毫無保留地釋放。

從斜線變直線。

網球,化作一道閃電,朝著高文正手位高速飛行。

赫!

O2球場一片驚呼,瞠目結舌地看著德約科維奇的這拍變線,毫無疑問地展現巨頭級別的實力。

但是——

高文在奔跑,高文在移動,高文在追擊。

高文不能說自己準確預判到德約科維奇的變線,但他並不意外,因為他知道德約科維奇的能力,同時今天這場比賽也能夠看出德約科維奇的信念,此時此刻敢於嘗試變線,確實是此次來到倫敦的一個重要改變。

沒有預判沒有關係,至少做好心理準備,二次啟動非常及時,第一時間就橫穿球場,飛奔而去。

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一邊狂奔一邊觀察,然後整個球場的空間三位影像就已經在腦海裡鋪陳開來,高文馬上就捕捉到了縫隙——

機會!

困境,確實是困境,德約科維奇的變線夠突然夠大膽夠強勢,瞬間就扭轉局勢,再次稍稍佔據上風。

儘管德約科維奇也知道這一拍不足以形成制勝分,高文應該能夠完成擊球,但德約科維奇已經提前移動,開始為下一拍準備,那才是最後致命一擊。

——右側橫移。

德約科維奇正在朝著右側正手位移動準備防守斜線,因為他挖了一個陷阱引誘高文繼續壓制自己的正手,也因為高文今天比賽以來始終試圖從自己正手突破,還因為這一拍擊球選擇正手要簡單許多。

局勢,對高文確實不利。

但困境,往往也是絕處逢生的機會,這也是高文對陣巨頭多次之後得出的結論,他需要保持冷靜。

其實,德約科維奇的這一拍反手直線並沒有完美,他的擊球空間還是被高文的反拍擊球擠壓到了,拍頭速度沒有完全提升起來,揮拍動作還是欠缺一點點,所以直線沒有捋直,留下大約一步半到兩步左右的空間。

這一點點空間,就是高文的機會。

O2球場的現場看客們,應該沒有那麼健忘,就在這一分這一回合,準確來說,就是三拍擊球之前,德約科維奇也面臨一個相似局面相似位置。

當時,德約科維奇就放棄斜線的場地空檔,雙手反拍擊打反斜線,一拍輕打,在狹窄縫隙裡撕開一道空間,壓制住高文,迫使高文不得不選擇正手拉上旋的回球形成反擊。

轉眼,三拍擊球之後,同樣的位置完成一個調換,又來到了高文這邊。

格局,一模一樣。

剛剛,高文側重補防正手空檔;現在,德約科維奇也側重補防正手空檔。

從本質來說,局勢和狀態相差無幾。

剛剛,德約科維奇反手輕打反斜線;現在,高文正手發力反斜線。

相同的局面、相同的狀況、相同的路線,甚至就連戰術都相同,但是,高文和德約科維奇的擊球選擇還是能夠看出細節區別。

難度,客觀存在。

然而,高文非常冷靜。

從大跨步轉為小碎步,連續調整、持續調整,甚至稍稍降速,儘可能保持自己和網球之間的空間,以滑板擊球的姿態,不靠身體發力、全靠小臂揮動和手腕推送,力量瞬間迸發——

網球和拍面,就這樣狠狠撞擊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