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

網球和拍面,就這樣狠狠撞擊在一起;卻在即將出手瞬間,右腿一次剎車,控制住繼續前進的腳步,並且右手小臂帶著一個明顯自上而下的快甩動作。

宛若甩鞭一般。

拍面,一滑一甩,手腕微不可見地從軟到硬剛柔並濟地一裹,然後網球就輕盈而靈動地竄了出去。

看似輕打,實則發力。

看似借力,實則包裹。

這是高文從費德勒身上汲取經驗之後根據自己特色完成的一拍半截擊半滑板式擊球,真正將網球的力量與技巧完美結合,但高文也不確定成功率。

從練習到實戰,總是需要冒險的,不是嗎?

砰。

擊球聲,非常清脆。

啊,啊啊啊!

合力的發力聲從丹田深處爆發,綿長而強勁。

然而,這依舊不是結束。

緊接著就可以看到高文蹬地前衝的身影,沒有任何遲疑就踩著腳步全速上前。

隨球上網。

啊!

發力,還在繼續,連續蹬地的腳步格外積極也格外堅定,整個上步的動作夠迅速夠輕盈也夠靈敏。

這,才是真正的高文——

從前一拍高難度正手直線空檔突破,身體和腳步的控制難度爆表;到下一拍當機立斷毫不猶豫的隨球上網,重心的調整和腳步的銜接都無比困難。

然而,高文做到了。

他不會掉以輕心,因為他知道德約科維奇的能力,完完全全進入專注之後,競技狀態上升到全新層面。

全場視線,跟著高文也跟著網球一起往前推進。

呼呼,呼呼。

狂風獵獵,一前一後兩道光影宛若浪濤一般層層疊疊地傾軋下去。

球場對面。

德約科維奇的反應非常及時,右腿一蹬就已經將重心拉扯回來,連續跨步連續大跨步,瞬間移動,但腳步還沒有來得及到位就已經看到高文的身影。

也就是電光火石的短短剎那,德約科維奇稍稍一點點動搖,視線餘光瞥了高文一眼,又瞥了回球落點一眼。

壓線。

居然壓線。

不僅壓線,在邊線的淺側,距離底線還有一步的空間;而且壓在外側,落地之後還在持續往外旋轉。

……來不及了。

德約科維奇沒有再強迫自己繼續追趕,放慢了腳步,眼睜睜地目送著網球飛出去,下一秒耳邊就傳來一聲巨響。

“40:Ad”。

破發點,出現了,又又又出現了。

這一局的膠著與緊繃居然還能夠再次攀升一個高度,將第一盤盤末階段的緊張刺激全部釋放出來,灼熱滾燙的空氣瀰漫全場,根本就無法呼吸。

德約科維奇有些懊惱。

這一球,不應該。

從任何一個角度來看,這一分都不應該這樣結束,儘管沒有失誤也沒有意外,但自己在回球佈局和預判方面居然完全被高文逮住,沒有絲毫上風,這是非常糟糕的一件事。

德約科維奇終究還是沒有忍住,用別人聽不懂的語言看著球員包廂嘰裡咕嚕起來,但從表情來看,應該不是什麼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