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9 唯一可能(第1/2頁)
章節報錯
儘管高文已經全面預警,但德約科維奇的擊球質量確實出色,不同方式不同角度的壓力限制住高文,以至於高文的回球質量受影響,沒有達到預期。
挑高球,見高不見遠。
一看就知道這是德約科維奇的機會球,前一拍正手直線搭配隨球上網的套路銜接緊密製造出了機會,下一拍再補一拍網前高壓就能夠結束這一分了。
關鍵時刻,德約科維奇再次展現巨頭風采。
冷靜,大膽,狡猾。
即使高文已經預料到德約科維奇可能會選擇上網,也還是被陷入困境,德約科維奇的佈局確實巧妙,前一拍回球質量的不足讓高文陷入九死一生的絕境裡。
所以呢?
當然是繼續觀察繼續防守。
九死一生,也就意味著還有一線生機。
高文的挑高球,線路和落點略顯曖昧,中路不是中路、角度沒有角度,模糊不清地推向德約科維奇的左側半場,但斜線的角度並沒有完全撕扯開來。
這,其實是意外。
高文試圖控制拋物線,但擊球空間不夠,摩擦疊加得不夠,以至於線路的控制也出現了些許偏差。
但高文瞥了一眼拋物線,卻意識到這可能反而是機會。
正是因為回球拋物線曖昧,不是中路也不是兩側邊線,這也意味著德約科維奇的高壓線路有限——
這裡所說的有限,不是說德約科維奇只能選擇斜線,而是德約科維奇上網的姿勢將限制自己的擊球。
對任何球員都是一樣的,因為上網之後反應空間有限,一旦確定了擊球姿勢之後,擊球線路也就確定下來,是切削還是截擊、是直線還是斜線,往往就難以改變。
也許,唯一例外就是費德勒,他的網前技術爐火純青,隨時可以改變,依靠手感的控制更是無所不能。
另外還可以加上納達爾,他的網前擊球動作特點在於隱蔽,儘管他很少臨時改變截擊或者高壓的線路,但對手也不容易識別,再加上旋轉的加持,他常常也能夠晃過對手。
德約科維奇,則不在此行列。
所以,第一盤的那一個高壓球,德約科維奇最後關頭改變擊球線路,手法不對,這才直接下網。
現在,高文的挑高球位置曖昧,德約科維奇的擊球線路從上網的位置和身體的姿態就可以看出端倪。
高文需要冷靜觀察——
德約科維奇也做了隱蔽動作,一直側著身體沿路上前,本來高文的挑高球線路偏向反手的位置一些,德約科維奇乾脆就沿著斜線上前,切換到側身正手的位置,高高舉起球拍,抬頭注視著網球。
從站位來看,側身之後,德約科維奇可以擊打任何線路,斜線是空檔、直線是回頭、中路則是追身,選項繁多。
但高文注意到德約科維奇肩膀的姿勢,右肩並沒有抬高,左右肩處於一個相對平衡的水平線上。
斜線。
高文預判。
從整體情況來看,這就是德約科維奇最可能的擊球線路,同時一條扭轉局面的唯一通路也在眼前開啟。
此時也沒有時間反覆思考反覆斟酌,抓住一個直覺,高文就已經朝著自己的左側反手位衝了出去。
踏踏踏,踏踏踏。
腳步移動飛快,視線牢牢鎖定球網對面的擊球動作,然後就可以看到德約科維奇騰空而起蓋帽重扣的動作,網球宛若重錘一般浩浩蕩蕩地砸下來。
斜線。淺區。發力。重扣。
德約科維奇也知道自己合力不夠,瞬間爆發的網前蓋帽並不適合他,但偶爾,他也還是採用這樣的重扣,提升氣勢打破僵局,至少陣仗需要擺出來。
這一拍,目標非常明顯,依靠淺落點製造出高拋物線,直接讓網球落地反彈之後飛向觀眾看臺,這也意味著對手無法觸球,以制勝分畫上最後句號。
然而……
力量,還是力量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