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僅體現在關鍵分而已。

一些普通分數上,穆雷的擊球選擇也有待商榷,曾經這是穆雷最為自信的部分同時也是立足強者之林的最強武器,但現在,穆雷自己也會產生質疑,久而久之,再次佈局的時候,擊球就會開始猶豫。

於是,整個比賽程序,也就開始動搖。

當然,高文也不認為自己就一定正確。

競技體育的最大魅力就在於未知,沒有人能夠斷言結果,納達爾也好,穆雷也罷,他們都依舊在戰鬥。

不到結束的那一刻,就不應該放棄。

也許,穆雷就將以實際行動證明高文的判斷是錯誤的呢?

然而……

“6:4”、“6:1”。

全場比賽,結束得有些快,僅僅耗時七十三分鐘就已經落下帷幕。

一切,正如高文預測:

納達爾直落兩盤擊敗穆雷,迎來伊利耶納斯塔塞組的開門紅,不僅延續亞洲賽季以來的良好手感,並且還在持續上升中,在正確的時間找到了自己的網球,再次證明四巨頭能夠長盛不衰是有理由的。

穆雷則依舊被困在自己的心魔裡,儘管身體沒有傷病困擾,但信心的動搖讓整個比賽的根基出現問題,自北美夏天硬地賽季以來的調整,暫時還沒有能夠看到改善,這依舊是一段漫長而艱鉅的旅程。

那廂,費德勒和穆雷相繼出現波動。

這廂,納達爾則重新歸位。

“四巨頭”,果然是非同凡響,對挑戰者聯盟來說,確實是一個難以想象的嚴峻挑戰。

對於納達爾球迷來說,這無疑是好訊息;但對於其他觀眾來說,卻意猶未盡。

從賽前伯蒂奇的調侃就能夠看出來,今年年終總決賽的競爭前所未有的激烈,挑戰者聯盟的爆發崛起進一步激發四巨頭的潛能,ATP的比賽強度推向一個全新層面,O2球場必然將迎來腥風血雨。

然而,現實呢?

第二個比賽日結束,兩個小組的第一輪賽事全部落幕,四場“2:0”,四場直落兩盤,四場乾脆勝利。

而且,比分一點都不激烈——

德約科維奇丟四局、納達爾丟五局、費德勒丟六局、高文丟七局,四五六七正好排排坐吃果果。

也就是說,即使是最激烈最刺激最緊張最膠著的比賽,也只是丟了七局而已,完完全全就是一面倒。

這,不是人們期待的華山論劍。

事情,不應該是這樣的,絕對不是。

對此,包括四位勝利者在內的八位球員都紛紛表達了一個相似的觀點。

“比賽並不容易。”

因為賽制也因為賽程,球員的狀態調整並不容易,特別是經歷一個跌宕起伏、刺刀見紅的賽季之後,再次面臨頂尖高手的對決,他們需要更多時間來完成調整,這也意味著每一場比賽都可能存在變數。

的確,從比分、從比賽用時、從比賽內容來看,第一輪的四場對決都談不上精彩,唯一例外可能就是高文和瓦林卡第二盤盤末階段的那一小段;但對球員來說,他們都在調整也在摸索並且在竭盡全力。

勝利也好,失敗也罷,這都是一個過程。

沒有人能夠保證後續比賽會更精彩,“因為每一場都是全新的考驗”;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們都在盡力,畢竟“沒有人希望以失敗的方式結束賽季”。

然後,第三個比賽日的賽程公佈,媒體直接炸鍋——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