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有點意思(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一場,雙打。
第二場,“伯蒂奇VS費雷爾”。
第三場,雙打。
第四場,“德約科維奇VS費德勒”。
當賽事組委會公佈第三個比賽日賽程安排的時候,全面炸鍋,從媒體到網友、從觀眾到專業人士,無一例外。
來了來了,斯坦史密斯組最重磅的一場對決來了,本來人人都以為這場比賽應該會安排在第五個比賽日上演,但根據抽籤結果,現在提前上演——
首輪比賽雙雙取勝的兩位球王,在第二輪正面遭遇。
這一場勝負,不僅直接關係到小組出線的資格,而且可能直接影響年終世界第一的格局,關係重大。
此時,不少球迷應該記得去年年終總決賽的那一幕,半決賽上,德約科維奇擊敗高文、費德勒擊敗瓦林卡會師決賽,眼看著巔峰對決即將上演,然而費德勒卻在決賽之夜宣佈因為傷病無奈退賽。
一片譁然!
整整推遲一年,那場去年年末應該發生的巔峰對決終究還是再次到到來,球迷的期待值已經破錶。
對費德勒來說,自去年年終總決賽最後決戰退賽以來,今年賽季就顯得磕磕絆絆,溫網和美網都是在信心巔峰、狀態巔峰的情況下遺憾輸給最後冠軍,衝擊第十八座大滿貫冠軍的腳步再次原地踏步。
另外,面對德約科維奇,在大師賽和大滿貫舞臺上遭遇三連敗,這也是費德勒職業生涯的另一危機——
自納達爾以來,這是費德勒首次面對一位球員三連敗。
更糟糕的是,這三場比賽分別跨越硬地、紅土、草地三種場地,也就是說,費德勒徹底輸了一個遍。
即使當年面對納達爾,費德勒也沒有如此狼狽,紅土和硬地連續輸球曾經發生過,但連敗過程中並沒有包括草地。
作為溫布林登的傳奇,草地就是費德勒的最後陣地,但去年和今年連續在溫布林登決賽輸給德約科維奇,對費德勒來說確實是非常非常難受的一件事,不僅是錯失冠軍而已,更是正面對決的一種劣勢。
當然,這一波三連敗已經結束,在今年的辛辛那提,費德勒直落兩盤擊敗德約科維奇,終於扳回一城。
轉眼,他們又來到年終總決賽舞臺上,在這裡,又有另外一番故事。
費德勒是歷史上室內硬地勝率最高的球員,德約科維奇則位居第二;同時,費德勒依舊保持著年終總決賽最多的六次登頂記錄,當之無愧是目前室內硬地賽的珠穆朗瑪峰,所有球員都需要超越的目標。
但是!
在室內硬地球場上,費德勒面對德約科維奇同樣遭遇三連敗,這同樣是面對納達爾也沒有遭遇的困境。
和納達爾相似卻又不同,德約科維奇正在成為費德勒職業生涯的又一項挑戰。
也難怪記者詢問費德勒,面對德約科維奇的時候是否準備做出改變?
危機,已經再清晰不過。
換一個位置來看,對德約科維奇來說,這也是小組賽階段最需要重視的一場比賽。
原因就在於,年終世界第一,這是德約科維奇需要捍衛的王冠;同時,他和高文分別屬於不同小組,兩個人的隔空較量也在展開,他期待著自己能夠全勝晉級決賽,等待高文會師,然後再一決高下。
德約科維奇,不想輸也不能輸。
是年終世界第一,是年終總決賽冠軍,卻又不僅僅如此,面對高文的衝擊和挑戰,德約科維奇在經歷一個如此完美如此強勢的賽季之後,依舊需要在高文面前證明自己,對他來說,這是一場沒有退路的戰役。
不能輸,也不會輸。
也就是說,費德勒有費德勒的戰役,德約科維奇有德約科維奇的戰役,他們都揹負著使命和任務。
沒有人會退讓。
種種,種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