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糕。”

當主裁判播報比分宣佈高文擊敗費德勒闖入決賽的剎那,專業人士和球迷們紛紛爆發出驚愕與歡呼;而市場營銷部門則咯噔一下紛紛捂住了臉頰,一股不詳預感襲上心頭,身體一陣脫力癱瘓下來。

儘管他們不想面對現實,但事實就是,他們需要費德勒。

根據尼爾森收視資料顯示,過去五年來,美網決賽收視率一直在緩慢下滑,影響原因有很多很多,包括整個電視產業遭受網路的衝擊,這是一個產業問題。

但除此之外,美網冷門迭爆意外連連也是重要原因,去年德約科維奇和費德勒雙雙摺戟半決賽則是一個巔峰,於是今年才出現了難得一見的景象——

女單決賽門票的銷售速度和搶手熱度超過了男單決賽。

首次!

原因非常簡單,小威廉姆斯在本土的號召力一騎絕塵,主場觀眾都期待著能夠在現場見證歷史。

然而呢?

小威廉姆斯爆冷止步半決賽,決賽期待值一落千丈,從門庭若市到門可羅雀僅僅只需要五分鐘。

也正是因為如此,美網賽事組委會更加迫切地需要費德勒。

就紐約而言,小威廉姆斯、莎拉波娃、納達爾、費德勒,這四位巨星的票房號召力是另一個層面的,但現在,前面三位相繼出局,週日男單決賽的所有重任全部落在費德勒身上。

結果……

當賽點兌現的時候,專業人士們紛紛驚呼高文的勝利,市場部門則震驚於比賽四盤就已經決出勝負。

這下,怎麼辦?

伴隨著費德勒出局,男單決賽的門票銷售和收視數字可能出現雪崩,對美網賽事組委會來說是絕對噩耗。

心臟,一沉。

並不是他們看不起德約科維奇和高文,而是數字不會說謊,就好像女單決賽一樣,人人都在驚歎於兩位義大利老將的爆發,掌聲與歡呼瀰漫全網,但網路熱浪全部都是泡沫,門票銷售則足夠現實。

男單決賽也是如此。

不要看現在新聞媒體和社交網路集體炸鍋全面狂潮的模樣,但具體關係到掏腰包購買門票前往現場觀看比賽的事情上,則是截然不同的另一回事。

在紐約,德約科維奇從來都不是寵兒;高文倒是半個主場,但資歷太淺,目前還沒有票房號召力可言。

嘆息。

憂愁。

哀傷。

一片愁雲慘淡,從市場營銷角度來看,這是一屆噩夢般的美網,冷門和意外著實讓他們損失慘重。

所以,怎麼辦?

但是——

“等等,這……”

現實,卻是另外一番模樣。

短短五分鐘之內,男單決賽的門票價格就發生巨大變化。

本來,男單決賽門票就價格不菲,特別是期待著德約科維奇和費德勒會師的期待值連續拉高價格,最低票價已經上升到235美元,和女單決賽差距不大。

伴隨著高文擊敗費德勒,市場期待著價格的雪崩,和女單決賽一樣,卻沒有想到,實際數字不降反升。

最低票價從235美元上升到270美元,再又上升到300美元,最後暫時定格在305美元的高水位,輕而易舉就超過了此前女單決賽門票的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