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 大勢所趨(第1/2頁)
章節報錯
前腳,考瑞爾的賽後現場採訪詼諧幽默,再次讓觀眾感受到高文的魅力,還有高文對決賽的期許與展望。
後腳,賽後新聞釋出會上不懷好意的記者就再次挑撥離間,德約科維奇的話語就越發顯得刺耳尖銳起來。
“高文,在此前的採訪裡,諾瓦克表示,他和你還沒有在大滿貫決賽碰面過,這應該將是一場全新的比賽,他已經做好了準備。”
“你認為,德約科維奇是真的忘記了,還是想影響你?”
鮮明落差,鮮明對比,全場記者的視線全部熙熙攘攘地聚集在高文身上,眼神的溫度就在直線上升。
萬眾矚目之下,高文眨巴眨巴眼睛,微微停頓了一下。
“我們在決賽碰面過嗎?”
滿臉真誠,卻自帶一種戲謔和嘲諷——
和德約科維奇的位置不同,高文作為年初澳網決賽的勝利者,他的大方和坦然,彰顯出強大的自信。
不管德約科維奇是真心忘記,還是試圖打心理戰干擾高文,高文都不介意,他已經做好了萬全準備。
相同的情況,卻因為位置的不同而產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全場,鬨笑。
甚至還可以聽到掌聲和口哨聲,唯恐天下不亂的吃瓜群眾們一個兩個紛紛開始起鬨,提前過聖誕節。
本來,還有少數人扼腕德約科維奇和費德勒沒有能夠會師決賽;但現在,這一點點遺憾也全部消失。
想象一下——
德約科維奇和高文的對決,每次都充滿話題也充滿焦點,年初在墨爾本,因為塞爾揚的大嘴巴更是硝煙瀰漫,熙熙攘攘的爭論最後以高文的絕地逆轉畫上句號,以至於塞爾揚很長一段時間保持沉默。
一直到草地賽季,塞爾揚才重新開始活躍。
現在,圍繞著澳網決賽,爭議再起,也許德約科維奇確確實實是口誤是意外,但硝煙還是瀰漫起來。
恍惚之間,墨爾本的洶湧浪潮又再次延續到紐約,和巴黎、倫敦的決賽比較起來,這才是真正熱鬧——
美國的吃瓜群眾們一個比一個激動、一個比一個亢奮,甚至兩位當事人包括塞爾揚都沒有多說什麼,但德約科維奇和高文的球迷就已經在社交網路之上撕了起來,而且其他三巨頭的球迷也加入混戰。
一時之間,敵友難分。
從費德勒到納達爾再到穆雷,球迷群體裡都是一樣——
有討厭德約科維奇的也有討厭高文的,有傾向德約科維奇維護四巨頭榮耀的也有傾向高文拖住德約科維奇上升勢頭的,有袖手旁觀看熱鬧吃瓜的也有看不慣德約科維奇/高文而說風涼話的,應有盡有。
球迷內部也存在諸多分歧,以至於熙熙攘攘的爭論全面鋪陳開來,眼花繚亂,一時半會也分辨不清。
吃瓜群眾比當事人還要更加激動更加亢奮更加過激,這也是難得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