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 一次擦網(第1/3頁)
章節報錯
“40:40”。
這已經是第三次平分,費德勒剛剛又拿到第二個局點,可惜還是沒有兌現,拉鋸與糾纏還在繼續。
腳步,重新回到一區。
連續三次,費德勒都是在一區得分、二區丟分,算計與博弈之間還需要將心態變化也納入考量範圍。
當然,二區的事情可以暫時放到一旁,費德勒需要先確保一區繼續得分,高文則需要在一區打破僵局。
空氣,微凝。
高文輕輕搖擺身體,並沒有提前預判或者提前移動,因為過去這三分,費德勒在一區的發球戰術全部都不一樣,此時對球員的戰術套路以及致命武器就提出嚴苛要求,考驗的就是戰術庫和武器庫的壓箱底。
一區。
內角。
時速180公里。
速度不快,但落點控制精準;並且,關鍵時刻,一發還是有保障。
高文條件反射靈敏,一次蹬地,身體就已經推送出去。
切削。
費德勒的發球,不僅落點出色,而且尾勁出色,內角發球就是抓住高文反手位限制回發球的線路。
高文也已經做出不同嘗試,這次則選擇一拍切削,下旋、低平、貼網、深區,以這樣的方式限制費德勒的第二拍進攻銜接。
然後高文就看到費德勒側身了。
糟糕!
儘管高文利用下旋球控制彈跳高度,但對草地之王來說,下旋球根本不成問題,當費德勒選擇側身正手的時候就知道:
他準備強行進攻。
而且,費德勒的側身正手,基本指哪打哪,不同線路全部都沒有問題。
怎麼辦?
此時高文只能相信自己的直覺判斷,沒有時間猶豫也沒有時間思考,腳步一蹬就已經朝著反手位衝出去。
蹬地,衝刺,狂奔。
速度已經提升到極致。
費德勒出手了——
斜線,反手。
高文準確預判,連續蹬地狂奔之中,雙手反拍提前引拍,但費德勒地的側身正手進攻非常具有衝擊力和穿透力,來的速度和力量還在高文的預期之上,這也意味著揮拍時間和空間都嚴重不足。
怎麼辦?
切削。
連續第二拍反手切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