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觸球的第一瞬間就已經確立戰術。

儘管人們總是強調德約科維奇和穆雷是頂級接發球好手,但事實上,當能力達到巨頭級別的時候,他們都沒有明顯短板,所謂短板都只是相對而言的,費德勒的接發球也是巡迴賽裡非常具有特點的存在。

就好像此時。

一拍切削,推了一個線路、要了一個落點。

如果僅僅只是如此,高文的反手應該能夠從容處理,但費德勒又增加難度,切削完畢後就直接上網了。

大膽!瘋狂!強悍!

當今整個ATP也就只有費德勒敢這樣冒險,即使是菲洛佩茲這樣頻頻上網的球員,接發球的時候也顧慮回球質量而不敢貿然上網,否則就相當於把自己的劣勢暴露出來,最後淪為對手練習穿越的槍靶子。

更何況還是在大滿貫半決賽第三盤天王山的盤點上?

簡直就是喪心病狂。

但是,費德勒就敢。

不僅敢,而且夠堅決夠篤定——

高文發球動作還沒有來得及完全歸位,視線餘光就可以看到費德勒直線上網的身影,如同一堵牆般正面撞上來。

一切都發生得太快,費德勒也好,高文也罷,他們都必須在電光火石之間完成調整,沒有時間遲疑。

高文的腳步沒有完全調整妥當,揮拍動作也遭遇擠壓,但他也沒有慌張,雙手反拍正面迎了上去,膝蓋彎曲、重心下蹲,自下而上將網球拉起來,卻沒有發力,全靠小臂和手腕包裹網球推送了回去。

直線。

中路。

追身。

過網急墜。

高文的回球沒有迴避費德勒,不僅沒有,而且瞄準費德勒的身體撞擊回去,並且利用手腕控制拉出一拍強烈旋轉,形成過網急墜效果。

噌。

網球正面撞向費德勒,費德勒正在迎前上步的腳步根本來不及調整,幾乎相當於高速列車正面衝撞。

卻見,費德勒將球拍放在身前,沒有閃躲沒有迴避就撞了上去。

身體騰空,球拍一擋。

就在滯空的短暫時間裡,稍稍側開身體,依靠手腕的一扭,絕妙而細膩的處理,網球就已經撞了回去。

輕盈。

靈動。

卸力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