哧。

從擊球聲就能夠判斷出來,沒有擊中甜點,費德勒正手擊球脫拍,網球搭乘火箭炮衝向觀眾看臺。

在轉守為攻的一拍擊球裡,高文的回球毫無預警地減力,以至於費德勒在搶擊球點的時候錯過甜點,看似普普通通的一個回合也時時刻刻能夠感受到兩位球員緊繃到極致的博弈,確實是步步驚心。

全場,一片扼腕嘆息。

因為——

“4:6”。

盤點,出現了。

縱覽整個第三盤的格局,費德勒牢牢掌握主動,率先破發、率先拿到盤點,確實改變了比賽格局。

即使高文在盤末階段發動反擊,費德勒的反撲也馬上就站穩腳跟,重新穩定局面,始終沒有讓高文拿到盤點,緊緊咬住局面,你來我往的強強碰撞繼續第一盤第二盤之後又上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

但是!

狹路相逢勇者勝。

搶七局的膠著局面讓整個阿瑟阿什球場陷入凝滯,黏稠而滾燙的空氣如同樹脂一般滴落,現場就這樣一點一點緩緩凝聚成為琥珀,所有一切全部進入慢動作模式,甚至就連狂風的腳步也放慢下來。

終於,高文在第三盤裡拿到了盤點。

剎那間,情緒也就突破了沸點。

人人都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難道溫布林登的一幕真的就要重演?

但眼前這場比賽卻和溫布林登截然不同,一旦高文拿下第三盤天王山,費德勒就真的被推向絕境。

即使是身經百戰的麥肯羅也長長吐出一口氣,“現在輪到費德勒面對盤點了。”

而且,這一分,依舊是高文的發球。

一區。

內角。

時速190公里,暴風驟起。

緊要關頭,高文保持專注,屏住一口氣,傾注力量,要了一個一發,速度和落點兼具,瞄準費德勒的反手施壓。

戰術,非常清晰。

球場對面,費德勒也意識到自己的反手可能遭遇打擊,注意力高度集中,一個大跨步就已經衝了出去。

單手反拍出擊,卻沒有選擇抽擊對抗,而是出人意料地切削一拍下旋,強烈下旋。

網球沿著中路快速飛行,鑽入球場中點位置,稍稍錯開高文的發球站位,落入高文反手位的線路上,而且角度沒有拉扯開,一個不遠不近的位置,擠壓高文的戰術意圖也非常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