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因為如此,高文的小球制勝分才顯得如此難得。

羅伊格能夠察覺到託尼叔叔眼睛裡流露出來的打趣,他有些無奈地攤開雙手,微微抬起下巴示意了一下旁邊:

阿加西雙手盤胸,目光專注地看向球場,眼睛裡流露出一抹欣慰,對高文的這一次小球表示滿意。

託尼叔叔露出了一個淺淺的笑容,然後,沒有過多久,託尼叔叔和羅伊格的視線又雙雙朝著桑普拉斯投射過去——

怎麼回事?

“15:0”。

緊接著下一分,高文和納達爾在底線展開拉鋸回合,納達爾稍稍佔據上風,透過超級上旋形成壓制。

高文的反手頂住了衝擊,但一直沒有尋覓到反擊的機會;而且,這次,高文明顯耐心許多,沒有著急地直接展開突擊。

後來,高文抓住一次機會,搶了半步,透過提升拍頭速度的方式完成變線,但和此前的進攻稍稍不同,高文並不是朝著制勝分而去的,依舊以控制線路和落點為主,一拍直線、一拍斜線,連續兩記反拍將納達爾完全調動起來。

納達爾展現自己絕佳的防守能力,與生俱來的防守嗅覺和精準預判,將高文連續兩拍扭轉局面的進攻頂了回去。

勢均力敵。

寸步不讓。

儘管攻防局勢一直在轉換,但兩個人的優勢劣勢天平並沒有被打破,誰都沒有找到顛覆局面的機會。

然後,高文出擊了——

正手小斜線,壓了一個深區,連續第三拍透過控制落點的輕打方式,將整個球場空間充分運用起來。

同時,伴隨著自己的擊球,高文就直接上網了。

隨球上網。

此時,納達爾才意識到,連續三拍,全部都是鋪墊,高文的戰術意圖就不是打破平衡,而是牽制納達爾的注意力。

在這裡必須注意一點,如此戰術配套組合,費德勒曾經使用過無數次,而納達爾從來都不會害怕。

恰恰因為費德勒無數次採用,所以人們才得以見到納達爾豐富多樣的穿越破網手法,被譽為當代男子網壇“破網第一人”,甚至可以說是歷史最佳。

也就是說,納達爾根本就不擔心對手上網,因為他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下,防守反擊的能力確實是獨步天下。

那麼,高文的這次上網,特別之處在哪裡?和費德勒有什麼不同嗎?難道高文就不擔心納達爾的破網嗎?

如果高文懵懵懂懂地橫衝直撞,那麼託尼叔叔和羅伊格也就是感嘆一聲,年輕人,果然是熱血沸騰青春氣盛,全然忘記了納達爾的破網能力,也忘記了費德勒的上網施壓很少很少能夠給予納達爾足夠壓力。

但重點就在這裡——

高文,真的只是熱血上頭嗎?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