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個局點,透過連續施壓制造特松加的回球下網,驚險完成了保發。

形成對比的是,特松加在自己的發球局裡則一路順風順水,儘管也面臨一些壓力,但沒有面對任何破發點,連續兩次都順利保發,延續自己的火熱手感,持續不斷地將壓力往高文一側推,保持強勢。

從局面氣勢來看,依舊僵持依舊膠著,同時,特松加稍稍佔據些許優勢。

不過,高文始終堅持自己的戰術佈局,耐心而堅韌地尋覓機會。

決勝盤第六局,特松加發球。

一區。

特松加是一個不拘小節的灑落性格,分與分之間的節奏很快,而且每一分的發球準備也非常乾脆。

簡單拍了拍球,抬頭確認了一下高文已經做好準備,特松加就已經直接拋球了——

近身,壓正手。

一發,稍稍偏內角一些,但以近身為主,試圖擠壓高文在反手位的擊球空間,依靠力量和速度形成壓制。

效果……不錯。

時速200公里的發球,落地砸出一片塵土飛揚,又快又重,壓縮了高文的移動時間,腳步沒有能夠完全讓開來,最後只能依靠上半身的後傾讓出位置,依靠雙手反拍的快卷快帶,勉強拉出一個上旋迴球。

本來,高文試圖拉出一個深區回球拋物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特松加的後續進攻銜接,但效果差強人意。

特松加的發球,球質厚重、尾勁十足,堪比火炮,成功擠壓到了高文的拍頭速度,再加上雙手反拍的揮拍速度本來就比不上正手,摩擦還是不夠充分,以至於拋物線的飛行軌跡也不夠飽滿,特別是下墜曲線遠遠不夠,然後——

回球,出淺了。

也許,特松加的ACE數量沒有能夠進入歷史前十,當人們提起發球大炮的時候,也很少人會想到他;但不可否認的是,特松加透過發球建立起來的衝擊與壓迫,絕對出色,這也是他進攻戰術體系的根基。

果然——

特松加不會錯過。

眼看著,高文的回球落在中場,拋物線控制明顯不夠深。

一個上步,特松加就已經直接進入底線,非常及時也非常堅決,整個腳步銜接非常緊密,強勢壓上。

儘管高文選擇了一箇中路回球,但特松加根本就不在乎,正手揮拍,毫不猶豫地就將回球角度撕扯開來。

正手。斜線。死角。

只見——

特松加揮拍動作並不大,乾淨簡潔卻力量充沛,並且利用自己前衝的慣性,依靠身體重量和助跑速度形成疊加,出拍瞬間就能夠感受到能量的巧妙契合、充分釋放,網球以加農炮的姿態,正面脫膛而出。

轟!

擊球,瞄準高文正手底線大三角的死角重錘,根本就沒有準備給高文留下防守空間,瞄準制勝分出擊。

然而,高文會這樣束手就擒嗎?

答案是否定的——

怎麼可能!

特松加才剛剛完成擊球,就已經在自己的擊球落點附近捕捉到了高文的身影。

如此之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