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觀北美訓練體系出身的球員,全面沒落——

哪怕全球範圍內的硬地球場越來越多、硬地賽事越來越多,他們也沒有得到更多發揮空間。

反而是紅土出身的球員們,漸漸摘掉“紅土專家”的帽子,在硬地和草地的表現也越來越好。

也正是因為如此,四巨頭的崛起只是一個開始,後來整個職業網壇更是形成“世界VS歐洲”的格局,就連後來的拉沃爾杯團體賽也是分為世界組對抗歐洲組,可見歐洲的人才輩出,完全成為世界網壇的中心。

相關討論,發展到2020年、2021年的時候已經成為業內共識,高文在觀看比賽直播的時候也不止一次聽說。

但紙上談兵是一回事,高文也就知道那麼一種理論的存在;實際親身體驗則是截然不同的另一回事——

哪怕訓練也比不上,只有真正站在賽場上,真刀真槍地展開勝負對決,才能夠深深感受到理論的本質。

高文自己是北美訓練體系出身的,但重點就在於,他很特別——

他的力量並不是強項,包括髮球也沒有能夠充分發揮身高優勢,卻因為手感天賦而被培養稱為技術流球員,以不同擊球手法來豐富自己的比賽,在力量碰撞的蠻力流派打法之中尋找到一絲生存空間。

其實,按照上一世的發展曲線,不管高文是否膝蓋受傷,之後在NCAA的生存都會非常困難,難以開啟局面。

原因非常直觀,即使馬丁對高文另眼相看,但在NCAA力量流橫行的賽場上,高文很難贏得生存空間,成長和發展的空間都會被一步步壓縮,在有機會進入職業網壇領略不同技術流打法之前就已經泯滅。

吉隆和麥克唐納德就是最好的對比案例。

他們在身型天賦方面也存在客觀短板,儘管在基本功方面也投入大量時間,並且在NCAA提高了競爭力,但是轉入職業賽場後,一方面是力量相對短缺,一方面則是技術不夠多樣,競爭力也就跟不上潮流。

事實上,吉隆和麥克唐納德一直在堅持也一直在努力,到2021年、2022年,他們陸陸續續躋身世界排名前一百,並且也能夠在大滿貫、大師賽多次贏球,但往往都很難闖過第三輪,他們就是高文的模版。

準確來說,他們就是高文上一世順風順水發展下去之後的最高上限,更現實的是,高文可能還達不到他們的高度。

但是,重新贏得第二次機會後,得益於系統的幫助,高文在力量方面的短板得到彌補,同時也給予技術流的成長提供了空間,於是,一個全新世界就在眼前鋪陳開來——

當初在NCAA的開始階段,高文面對力量型球員是苦手,後來在全美冠軍賽的時候卻徹底扭轉了局面,這就是非常直觀的一個體驗。

這就是高文今天第一場紅土比賽的收穫:

基本功。基本功。基本功。

即使他已經非常刻苦非常用功,並且在基本功投入大量時間,但真正進入紅土賽場,差距就凸顯出來了。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