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高文的腦袋也在快速運轉著。

今天,高文字來就是抱著學習的態度前來和納達爾一起訓練。

他絕對不會認為,自己在澳網擊敗了納達爾就意味著自己掌握了勝利的密碼,每場比賽每次碰面都是不同的;同樣他也絕對不會認為,自己在硬地表現出色就意味著紅土也能夠無往不利,這是兩回事。

學習,需要擺正心態,同時也需要積極精神。

以前在NCAA,面對首次碰面的全新對手時,高文往往會放開手腳,進行一些不同嘗試,再製定戰術。

後來擁有教練團隊之後,分析對手的工作也就由桑普拉斯負責,再也不需要如此,畢竟職業比賽的容錯空間有限;但高文還是會習慣性地試探一下,看看對手的狀態,也看看對手的戰術,臨場應變。

現在,面對“紅土版”納達爾的訓練賽,高文也想著,自己應該進行一些嘗試。

腦海裡浮現出來的,正是去年在帝都面對納達爾的比賽。

當時,高文和納達爾都不在自己最佳狀態,所以比賽進行得非常焦灼,兩位球員的擊球和戰術都做出了調整。

那時候,高文的擊球手感和準度都不行,被迫進入底線拉鋸模式,持續不斷地確保回球能夠進入界內。

但制勝分的那一拍總是出現失誤,缺少拿分手段,而且防守回球質量平平,最後就陷入疲於奔命的窠臼。

現在,情況稍稍不同。

高文敢於出手、手感正佳,但因為缺少能量瞬間爆發釋放的“大力出奇跡”那一拍,遲遲無法打破平衡。

而納達爾正是轉守為攻的大師,特別是在紅土上,神乎其神的擊球數不勝數,總是能夠令人膽為觀止。

那麼,他是否可以借鑑去年亞洲賽季的戰術,稍稍做調整,然後在紅土上尋找到自己的比賽方式呢?

簡單來說,高文具備進攻能力,但這一份能力還不足以在紅土球場一錘定音,他可以調整一下方案:

注重每一拍進攻的擊球效果,和納達爾一樣,從防守做起,然後透過進攻累積優勢,耐心地尋覓機會。

當然,納達爾的防守能力登峰造極,長回合拉鋸戰方面,他肯定佔據優勢,但如果高文從一開始就害怕和納達爾拉鋸戰的話,以硬地快節奏短回合的方式開啟紅土比賽,這也是絕對沒有成功可能的。

不管如何,總是需要嘗試看看,不是嗎?

既然球場對面是歷史上最強大也最出色的紅土球員,高文就更加應該抓住機會,向眼前的大師好好學習。

這也是訓練賽的意義。

啪。啪。

高文已經做好發球準備。

這是自己第一盤非保不可的發球局,儘管這是訓練賽,強度和心態都不同,但也是一次嚴峻的考驗。

高文閱讀過一篇報道聚焦華夏的王牌之師乒乓球隊,他們經常在隊內訓練賽進行演練:

“8:8”,或者“9:9”,再不然就是“10:10”。

也就是關鍵比分,稍稍不注意就突然死亡,儘管只是訓練賽,但日積月累地訓練,就能夠充分調動球員的戰術素養,緊要關頭保持冷靜,尋找破局的方式,同時也是對神經的一種鍛鍊。

所以,接下來非保不可的發球局,應該怎麼打?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