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姆,同樣也被分在4/4區,和高文一個分割槽,經歷一段時間的低迷和調整之後,在邁阿密終於找回狀態。

首輪擊敗施瓦茨曼、次輪擊敗菲洛佩茲、第三輪擊敗索克,闖入十六強,其中施瓦茨曼和索克都是“90後”球員,和蒂姆一樣,從上賽季開始冒頭,處於一個快速上升階段,成為百家爭鳴之中的一員。

蒂姆連續擊敗兩位同齡人,詮釋“90後青春風暴”的演繹,繼去年美網之後,再次闖入大眾視野之內。

接下來,如果高文和蒂姆能夠再勝一場,兩位好友就將為一個四強席位展開爭奪,“青春風暴”的終極版。

也許,人們期待著看到高文和拉奧尼奇、迪米特洛夫多多碰面,但如果出現全新面孔,同樣也值得期待——

百花齊放,這才是“青春風暴”好看起來的真正奧義!

第四輪!

蒂姆遭遇法國球員馬納裡諾,這位1988年出生的球員,位列二十八號種子,硬地和紅土都具備不俗實力。

蒂姆苦戰三盤過關,“7:6(5)”、“4:6”、“7:5”,每一盤都激戰到最後關鍵時刻,這才決出勝負。

最終,蒂姆預定了一個八強席位,靜候高文。

高文則面對十五號種子凱文安德森,同樣,這也是一場硬戰。

邁阿密的場地和天地非常適合南非大炮,而且安德森一向發揮穩定,沒有明顯短板和波動,需要調動最佳狀態,這就是一場實力球。

高文,頂住了考驗。

“4:6”、“6:3”、“6:3”。

在先輸一盤的情況下,高文連贏兩盤,最終擊敗安德森,闖入邁阿密大師賽的八強,兌現了青春之約。

於是——

“高文VS蒂姆1.0”來了。

自去年美網首次相識以來,兩位球員就一直都是新生代球員的潛力股,但兜兜轉轉大半年之後才首次碰面,可謂是姍姍來遲。

在這段不長的時間裡,兩位球員走出不同的職業生涯軌跡。

蒂姆經歷小傷困擾,又履行兵役義務,重新返回賽場明顯不太適應,渡過一段低谷,這才終於找回手感。

誰能夠想到,當蒂姆和高文再次碰面的時候,高文卻已經是世界第三了呢?

本場比賽,對於蒂姆來說也是一次考驗——

檢測一下自己的狀態和實力,並且為接下來自己最擅長的紅土賽季做準備。

從某種角度來說,蒂姆和盧布列夫有些相似之處,明明是紅土背景,從青少年時期就更擅長紅土,但是,職業生涯卻是從硬地率先迎來突破。

不過,蒂姆和盧布列夫最大的不同之處就在於:

蒂姆是具有爆發力和變通性的,他對比賽的解讀和戰術的變化都更加豐富。

另外,蒂姆的單手反拍在年輕球員之中也是佼佼者,和迪米特洛夫瀟灑宛若六脈神劍的單反不同,蒂姆的單反是重劍無鋒的獨孤九劍,不僅暴力、而且犀利,具備厚重的攻擊力。

這也是後來蒂姆能夠四次闖入大滿貫決賽的重要武器,兩次法網、一次澳網和一次美網。

當然,現在的蒂姆,依舊年輕,依舊青澀,從技術到心理都還沒有進入成熟期,他就是典型大器晚成的球員。

但是,依舊不容小覷,對高文來說,這也是一場考驗——

又又又是一場“青春風暴”。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