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6 各自困境(第2/2頁)
章節報錯
更何況,高文也有自己的比賽需要保持專注。
此次在邁阿密,因為費德勒的退賽,於是,高文職業生涯首次位列二號種子,被分在了籤表下半區。
三號種子納達爾,也同樣在下半區,如果兩個人能夠順利一路晉級,那麼就將會師四強爭奪決賽席位。
首輪輪空之後,高文迎來了自己在邁阿密的首位對手——
安德烈盧布列夫(andreyrublev)。
這位對手的特別之處,在哪兒呢?
一個關鍵詞就已經足夠,1997年出生。
簡單來說,“95後”的又一位代表。
正如媒體密切關注的焦點所述,1990年以後出生的一代,正在全面搶班奪權,對四巨頭髮起強有力的衝擊;但是,他們還沒有來得及登頂大滿貫冠軍也沒有來得及登頂世界第一,1995年以後出生的全新年輕人就已經陸陸續續冒頭。
根據atp和wta的官方規定,男子球員年滿十六歲之後、女子球員年滿十四歲之後,就可以轉入職業。
以前,年齡限制還要更低,比如張德培在1987年轉入職業賽場的時候,才年僅十五歲。
但後來,根據科學研究,在青少年球員身心尚未成熟的時候,過多參賽可能造成不可逆轉的職業傷害,atp和wta也各自出臺了年齡限制規則——
十四歲到十八歲的青少年球員,雖然能夠參加職業比賽,但考慮到年齡因素,所以全年參賽數量受到限制。
當然,這些限制是否“科學”,一直都存在爭議,儘管如此,各大網球組織依舊選擇堅守。
也就是說,今年的話,1999年出生的男子球員,如果競技水平已經達到標準,那麼他們就可以轉入職業了。
投入正式比賽。
正是因為如此,1996年出生的梅德韋傑夫、1997年出生的小茲維列夫、1998年出生的西西帕斯等等等等,這些後來耳熟能詳的名字,現在都已經陸陸續續進入職業網壇。
其中,被譽為“天才少年”的小茲維列夫是率先冒頭的,甚至比高文還要早了半年,他也成為新新生代的首個代表。
盧布列夫,也同樣如此。
2017年, 在美網職業生涯首次闖入大滿貫八強。
2019年,在辛辛那提直落兩盤擊敗費德勒,職業生涯首次擊敗巨頭球員。
2020年,賽季勝場數以及冠軍數最多,美網和法網闖入八強,年終排名首進世界前十。
毫無疑問,他就是“95後”年輕球員之中非常重要的一員。
在遙遠的未來,當人們提起新生代球員的時候,“三小巨頭”小茲維列夫、西西帕斯、梅德韋傑夫無疑名聲最響,他們所取得的成績也更加出色,贏得無數矚目,但事實上,盧布列夫的冒頭速度還要更快一些。
準確來說,僅次於小茲維列夫。
當西西帕斯和梅德韋傑夫都還在打挑戰賽的時候,盧布列夫就已經透過資格賽的考驗晉級大師賽正賽。
甚至,還以出色表現闖過首輪,晉級第二輪,贏得了對陣高排名球員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