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因為如此,印第安維爾斯登頂奪冠之後,記者就集體發瘋,一個兩個甚至比高文還要更加亢奮。

一座冠軍,很好,非常好,好到無以復加,但更重要的是,前方還有另外一座冠軍和一系列歷史記錄在等候著。

視線,熙熙攘攘地全部朝著邁阿密聚集,沒有人願意錯過,甚至在橫跨北美大陸的航班上就已經展開熱議。

更何況,每年前往邁阿密,就好像度假一樣,一邊放鬆一邊工作,然後摩拳擦掌地期待著再次見證歷史。

堪稱完美。

如果有人討論網球職業巡迴賽裡最風景如畫的賽事,那麼邁阿密必然榜上有名。

這項賽事,並不是在邁阿密城市中心舉行,賽場坐落在與邁阿密城市一橋之隔的比斯坎灣,那是一個與世隔絕的度假小島,常住居民已經整整十年沒有明顯波動,始終穩定在一萬兩千人,適合養老。

小島,四面環海,陽光明媚,沙灘細膩,人跡罕至,開闊乾淨的視野將城市高聳入雲的天際線全部打破,加勒比海藍令人心醉地充斥著視線,心曠神怡,彷彿只要張開雙臂,就能夠沉浸在無盡藍色之中。

毫無疑問,邁阿密大師賽一直都是巡迴賽最受歡迎也最受寵愛的賽事之一。

順帶一提,在職業網壇,蒙特卡洛和邁阿密兩座臨海城市始終都是職業球員們常住地的兩個首選。

宜人的氣候,完善的訓練設施,休閒的城市氛圍,另外,還有富有吸引力的稅收政策,吸引著無數球員前來這裡定居。

基於如此原因,一大批球員都絕對不會錯過邁阿密的賽事,畢竟,這裡就是自己主場,從家裡出發前往賽場即可。

“陽光雙冠”的名號,無論是在ATP,還是在WTA,近年都已經強勢崛起,地位僅次於四大滿貫。

但是,最近幾年,邁阿密確實遭遇了一些危機。

除了此前提到的財政狀況以及“第五大滿貫”頭銜爭奪戰之外,最主要還是在於職業網球的賽程安排問題上。

ATP和WTA的全年賽程都越來越長、越來越滿,從年初到年末的賽事越來越擁擠,而且強制性要求參賽的專案也越來越多,這也使得職業球員們疲於奔命,特別是那些為了生計而不得不頻繁參賽的藍領球員們。

疲勞參賽的結果是什麼,恐怕門外漢也能夠知道皮毛。

其中,印第安維爾斯和邁阿密的情況就是其一。

兩項賽事都是頂級賽事,ATP和WTA都是僅次於四大滿貫的最高階別賽事,同時,這也是全年四大滿貫之外僅有的兩個兩週賽事,而且一前一後緊密相連,這意味著什麼?

優點在於,“陽光雙冠”的宣傳,捆綁銷售,確實已經形成品牌效應,在職業網壇獨樹一幟。

缺點在於,賽程太過漫長,連續參賽也就意味著連續四周參賽,對任何球員都是一項挑戰。

前面曾經探討過四大滿貫獨特地位的諸多要素,其中一大挑戰就在於——

賽事,持續兩週。

儘管球員每隔一天登場比賽,但他們必須在兩週的時間內保持最佳狀態,才能夠擊敗各路好手登頂冠軍。

這對體力、精力、訓練、狀態調整等等都提出嚴格要求,這也使得登頂四大滿貫成為一個艱鉅任務。

現在,印第安維爾斯和邁阿密連續四周舉行比賽,難度可想而知。

當然,這也同樣是有利有弊的。

一方面,奪冠難度的上升,“陽光雙冠”的價值也水漲船高,幾乎能夠與大滿貫冠軍相媲美。

另一方面,物理和精神層面的挑戰都達到全新層面,稍稍不注意,就可能在繁重賽程裡遭遇傷病。

結果,也就是可以預見的——

一大批球員,往往選擇參加一項賽事、放棄另一項,保證自己的身體健康,這也是邁阿密需要面臨的現實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