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劍出鞘!

迪米特洛夫的整個擊球,行雲流水、一氣呵成。

不過, 一發終究是一發。

費雷爾的一發,不夠犀利但足夠穩定,只要能夠發進,就具有威懾力,想要搶一發,就需要爆發力。

迪米特洛夫的反手,並不具備這一拍的能力,強強碰撞之間,還是能夠感受到單手反拍的不穩定性。

迪米特洛夫沒有貿然變線也沒有強行發力,順著自己的發力軌跡,整個胸腔完全開啟,雙臂舒展開來——

借力打力。

網球,沿著反斜線的方向,也就是球拍開啟的方向,直接頂了回去,將費雷爾發球的力量全部推送回去。

轟!

輕盈,靈動,敏捷,快速。

整個銜接非常利落,儘管沒有全面發力,但節奏提升起來,然後,網球就如同導彈一般快速鑽回去。

沃達斯科依舊試圖搶網,但馬上就意識到來球速度太快,自己搶網可能出現失誤,腳步一頓又縮了回來。

現在,就看費雷爾的了。

費雷爾,有些狼狽。

發球動作還沒有完全恢復,迪米特洛夫的回球就已經過來了,凌亂的腳步來不及調整重心,連續大跨步橫向移動。

一片混亂。

唯一慶幸的是,這是費雷爾的正手位,輕盈的腳步移動,左腿一蹬,一個類似劈叉的動作就躥了出去。

此時,就可以看見費雷爾的成名絕技——

不是劈叉。

腳步持續移動,在身體不到位的情況下,上半身打破自身平衡延伸出去,牽扯著腳步連續交叉步移動。

明明看起來夠不到球了,但腳步的切換眼花繚亂,居然硬生生地切換到位,看起來好像是劈叉的錯覺,實際上腳步依舊在持續移動,完成擊球之後依舊能夠繼續移動,並且二次啟動,完成後續防守。

儘管如此形容不太好,但……就好像跳蚤一般,誰也不知道,費雷爾的腳步到底是如何完成連線的。

正手,連打帶卷。

費雷爾經驗豐富,並沒有選擇切削,而是爭取腳步移動到位,正手輕打快卷,看似輕巧的一拍過渡球,實則卷帶出一個過網急墜——

剛剛高文對付沃達斯科的擊球,現在費雷爾就用來對付高文。

顯然,費雷爾已經注意到網前伺機而動的高文,故意卷帶出一條直線,朝著高文左側空檔展開突擊。

“穩定男”,主要特指,費雷爾全方面均衡穩定,沒有強項,卻也沒有短板,在擊球線路佈局方面也是如此。

電光火石之間,費雷爾的擊球沒有新意卻足夠聰明,在困難局面下依舊找到了一個潛在的突破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