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2 舉手之勞(第2/2頁)
章節報錯
值得一提的是,北美賽事基本都是使用佩恩,NCAA賽事基本也都是,這也是高文最熟悉的比賽用球。
百寶力,法網官方用球。
這也是一家做球拍起家的品牌,他們的網球,最大特點就是:耐打。
非常非常耐打。
所以,百寶力的網球,在新球的時候,非常硬,基本就相當於乒乓球,球氈也非常服帖非常緊實,自然而然,球速飛起,增加球員的控制難度。
對於新手來說,百寶力的網球非常不友好,基本無法控制,然後擊球全部荒腔走板;但對於職業球員來說則是另外一回事,因為在紅土場地,多拍回合球特別多、地面摩擦力也特別大,這種用球的耐性就能夠發揚光大。
最後,威爾遜。
全球最大的球拍供應商,同時也是全球硬地賽事最普遍的用球,澳網和美網的共同供應商。
儘管兩項大滿貫賽事都使用相同的牌子,但正如高文剛剛所說,兩種網球之間存在著客觀的區別。
整體而言,美網用球更軟更松,而且更不耐打,一旦長回合多拍對決起來,打著打著,網球就容易飄;所以,對於借力打力的球員來說,往往更加不利,但相對而言,主動發力的力量型球員就能夠佔據一些優勢。
澳網用球更硬更緊,耐打效能更上一層樓,在硬地賽事裡的長回合對決裡,基本就相當於百寶力的水準,越打就越堅韌,而且內膽始終保持彈性,多拍拉鋸戰也能夠保證借力打力過程中的力量傳遞。
當然,這些區別非常非常細微,而且並不是絕對性的。
那麼,肯定有人就會說,只要實力足夠,絕對碾壓,無論什麼用球都能夠勝利,這才是真正的王道。
但競技體育卻是這樣的,越是頂尖對決,細節就越重要。
簡單舉例,德約科維奇,被譽為“墨爾本公園之王”,截止到2022年,他在澳網九次奪冠,但在同樣都是硬地的美網,他的冠軍次數一直停留在三次,沒有能夠更進一步,僅僅只是比法網多一次而已。
另外,德爾波特羅,職業生涯表現最好的就是硬地,暴力正手被譽為史上最佳正手,美網,一次奪冠、一次亞軍、一次四強、三次八強;但在澳網,只有兩次八強,甚至第四輪的表現都只有再加一次而已。
德約科維奇和德爾波特羅,這兩位球員的直接對比,就非常明顯。
由此,就能夠看出,澳網和美網,雖然都是硬地,但適合的球員型別與風格,卻還是有著些許區別。
從紐約來到墨爾本,需要適應的,不僅僅是氣候和環境而已,整個賽事的方方面面都有著微妙的變化。
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在科學研究裡是如此,在競技體育裡也同樣如此。
剛剛,高文就注意到了張帥的擊球,盲目發力,試圖形成對抗和壓制,但缺少控制,整個球感和手感都還是欠缺一些,所以擊球頻頻出界——
不是下網,全部都清一色出界。
這也意味著,球感不對勁,弧線控制沒有問題、但力量和旋轉控制都不對。
所以,高文才暫停了練習,點出了這件事。
但認真想想,張帥也已經在巡迴賽裡打滾如此之久,這也不是她首次參加澳網了,難道她比高文還不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