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整個反手揮拍動作非常緊促也非常快速,沒有做完整揮拍,而是利用轉體力量完成劇烈的摩擦,但因為腳步啟動稍稍慢一些,此時已經錯過變直線的時機,於是高文就增加大量摩擦擊打斜線。

蹭!

可以明顯看到,整個回發球的拋物線就不同,飛行軌跡稍稍偏高一些,越過球網的時候就已經來到肩膀斜上方的位置,過網高度有意識地拉起來——

在單打比賽裡,這樣回球速度就太慢,給予對方完成發球之後的調整身體重心的時間;但在雙打比賽裡,卻更多顧慮的是網前的球員。

果然!

庫伯特第一時間就搶網了,兩個大跨步橫向移動,結果發現網球飛行高度超出預期,沒有辦法完成抽球,但高壓球又不夠高,整個高度有些曖昧,不上不下地卡在半空。

他也來不及二次反應,整個人原地起跳,用籃球裡的後仰投球方式,球拍繞過頭頂,以正手完成下壓,強烈上旋讓庫伯特沒有辦法控制,只能勉強完成擊球,可以明顯看到,整個揮拍下壓的動作就沒有做完整。

與此同時,林德斯泰德已經快步朝著網前跟進,兩位球員在網前形成聯手覆蓋。

砰!

網球的落點根本就沒有辦法控制,落在高文一側的發球區裡,高高彈跳起來,速度和力量都非常一般;但因為高文的強烈上旋,所以導致庫伯特回球的落地反彈高度足夠,以至於飛行到高文站位的時候,已經有兩米左右的高度。

一個旱地拔蔥!

高文原地起跳,用正手在頭頂側切一拍,手腕快帶,又再次增加大量摩擦,一點一推,送出一道曼妙弧度,晃晃悠悠地飛了過去,電光火石之間就能夠充分看到擊球方式的變化。

居然!

越過庫伯特的頭頂,並且從拋物線的軌跡來看,應該還能夠準確落在界內,在沒有主動發力的情況下,高文純粹依靠手腕控制的細膩展露無遺,這是在單打比賽很難出現的擊球。

“呃啊!”

庫伯特發出一聲悶哼,連續兩次後撤步,連續第二次以後仰投籃的方式在頭頂上完成攔截,整個身體如同拉滿的弓弦,依靠腰腹力量強行下壓,但即使如此,下壓力量還是欠缺一點,明顯沒有壓住。

轟!

網球,飛過來了。

又是高文一側!

即使身體已經失去平衡,庫伯特也依舊堅持擊打直線、避開斜線,以至於始終在移動腳步的蒂姆沒有發揮的空間。

雖然蒂姆很想很想幫忙高文,但雙打比賽最忌諱的就是區域重疊。

如果蒂姆前往幫忙卻沒有能夠形成制勝分,那麼另一側半場就是徹底空檔,一旦蒂姆的回球沒有能夠形成足夠優勢,庫伯特和林德斯泰德肯定不會輕易錯過。

所以蒂姆只能時時刻刻保持身體的輕盈和機動,全神貫注地注視著比賽動向。

不過,這一次庫伯特的回球線路選擇,卻不一定能夠說是明智。

因為,高文正手附著的旋轉再次影響到庫伯特的回球,勉強完成高壓,但落點在深區,就在高文橫向移動的路線上,這算是直接撞在槍口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