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內特細細地打量著羅賓森的表情,鄭重其事地說道,“艾瑞克,我們都知道上次錯過高文,你很惱火,你比任何人都希望我們能夠抓住機會,但是,你知道我們需要你的專業意見,同時也需要你保持冷靜。”

“如果是兩個月前,你說出這番話,我們簽約合同可能就是每年二十萬美元;但現在同樣一番話可能就需要我們在後面新增一個零,艾瑞克,我沒有給你施加壓力,但你需要知道,這些話具備什麼重量。”

羅賓森能夠感受到本內特話語裡的慎重,他輕嘆了一口氣。

“里斯,我對什麼商業什麼市場全部一竅不通,我就是一個球探,你詢問我的專業意見,我給你專業意見,這就是全部。”

“在返回紐約的飛機上,我觀看了高文和錦織圭兩位球員的全部比賽錄影,不是精華版而是完整版。”

“老實說,我認為錦織圭能夠取勝。”

本內特非常非常意外,他從來沒有聽羅賓森說過這些幕後故事。

“兩個月前,高文對錦織圭就沒有什麼機會;兩個月後,錦織圭更是狀態火熱,整個節奏掌控和手感控制都達到全新高度,我認為哪怕是面對德約科維奇或者穆雷,錦織圭也有機會,今年確實是他的舞臺。”

“但是,錦織圭輸了,你知道原因嗎?”

這是本內特第一次傾聽羅賓森深入分析,不再是一堆資料和一堆理論,而是結合實際的深度切入,本內特也觀看了高文擊敗錦織圭的全場直播,現在感受也就更加清晰直白起來。

羅賓森沒有賣關子。

“因為高文相信自己能夠擊敗錦織圭,從頭到尾都沒有動搖過。“

“高文知道自己面對一位多麼強大的對手,但他沒有退縮,不僅沒有退縮,而且展現出百分之兩百的自己,然後拼盡全力地從錦織圭手裡搶下了勝利,看看賽點那一分就知道了——

不是錦織圭打得不好,而是高文打得太好。”

“重新回顧整場比賽,很多人都認為第四盤第十二局高文面對破發點的表現是轉折點,如果錦織圭能夠破發並且進入決勝盤,一切都會不一樣了;但我認為,即使進入決勝盤,高文的獲勝機率也更大。”

“因為我相信比賽的轉折點應該是第一盤的第二局。”

本內特記得,開場錦織圭破掉高文的發球局,接下來錦織圭自己的發球局“40:15”領先,卻連丟四分被反破發。

“從那時候開始,高文就相信自己能夠取勝,並且意識到對手火力全開,所以他開始透過不同戰術組合來尋找破局的辦法。”

“你知道嗎?他找到了。”

其實,這些分析全部都是馬後炮,透過賽後覆盤來審視來分析,看似犀利實則都是“廢話”,但羅賓森依舊看到了高文對比賽的解讀和掌控,甚至超常發揮出自己的極致狀態,咬牙拼下這場歷史性的對決。

“里斯,你問我,我們是否應該用每年兩百萬美元簽下這位球員?”

“我的答案是,快,抓緊,為什麼我們還在浪費時間?”

羅賓森當然知道這不可能,耐克簽約布沙爾才每年一百萬美元,哪怕男子球員的簽約金額平均水準高於女子球員,但金字塔頂尖的部分,女子球員則毫不遜色男子球員,所以耐克簽約高文必然還有諸多考量。

但他這樣說,只是表達自己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