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然後?

費德勒贏得了2003年溫布林登網球錦標賽冠軍,並且同年登頂世界第一,正式開啟了自己的球王生涯。

從1998年轉入職業網壇到2003年脫胎換骨完成蛻變,費德勒也經歷了將近六年的掙扎。

也就是說,唯一能夠證明真相的,就是時間,等待時過境遷之後,人們才能夠知道所謂天才是否能夠兌現、所謂庸才是否是球探和專家看走眼。

哈內特想要相信託比亞斯的眼光,但他在公司內部的發言權有限,很難改變局面。

“約翰,就好像你說的,我們需要相信球探但不能盲目相信,所以,我們需要時間。”

簡單來說,高文躥出來的速度著實太快,從NCAA春天賽季開始到連續贏得兩個挑戰賽冠軍,其實也就短短不到半年時間,包括阿迪達斯、耐克在內的各大品牌,他們都需要更多“證明”——

要麼是冠軍,要麼是時間。

就目前而言,還是不夠。

在哈內特看來是如此,但在托比亞斯看來卻是缺乏決斷力的表現,明擺的機會就這樣優柔寡斷地錯過了。

不過,這也再次證明了位置不同決定了思考方式和思考角度的不同。

顯然,阿迪達斯和球員經紀人是兩種想法。

托比亞斯也知道沒有再繼續糾纏下去的必要了,對著哈內特露出一個笑容。

“相信我,你們會後悔的。”

稍稍停頓一下,托比亞斯又補充了一句。

“如果不想留下遺憾的話,現在還有挽回的機會。”

說著就瞥了一眼電梯樓層按鈕,發出暗示訊號。

哈內特自信滿滿地笑了起來。

“約翰,你知道我們從來不後悔,哪怕錯過德約科維奇的續約也不後悔。更重要的是,即使錯過了,機會也總是會再來的。”

這就是阿迪達斯的底氣。

托比亞斯看著哈內特,歡快地笑了起來,沒有再多說什麼,今天的會議就到此為止了。

正好,電梯門開啟,托比亞斯還是友好地拍了拍哈內特的肩膀,擁抱了一下,然後就徑直走了出去,昂首挺胸地。

哈內特依舊停留在原地,電梯門緩緩關閉起來,就在即將關閉的那一刻,哈內特的心神稍稍晃動些許,呼喚托比亞斯的聲音就已經來到了喉嚨,但稍稍遲疑片刻,電梯門就已經關閉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