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 登頂之後(第2/2頁)
章節報錯
兜兜轉轉忙碌了將近三週,高文結束了所有期末考試,這才能夠喘一口氣。
稍稍清閒下來之後,高文才開始為自己的夏天挑戰職業巡迴賽做規劃,這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每年,ATP和WTA的賽程安排都是有規律的,一月到三月是澳洲賽季,圍繞著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展開。
四月到六月則是歐洲賽季,圍繞著法國網球公開賽的紅土賽季和以溫布林登公開賽為中心的草地賽季。
六月到八月是北美賽季,圍繞著美國網球公開賽的硬地賽季。
九月和十月是亞洲賽季,主要比賽全部都聚集在亞洲。
最後十一月則是歐洲室內賽季,並且以年終總決賽收尾,結束一整年的賽程。
由此可見,接下來的整個夏天,就是屬於北美的賽季。
美國網協於2004年開始,圍繞著北美賽季的終極大軸大滿貫賽事設計了一個熱身賽系列,被稱為“美網系列賽”,幫助球員們一步步適應北美的氣候,調整狀態,最終一路通往美國網球公開賽的舞臺。
整個“美網系列賽”,包括六站男子的ATP賽事和五站女子的WTA賽事,ATP賽事比WTA賽事早一週進入系列賽時間。
以今年為例,七月十四日的亞特蘭大網球冠軍賽開始,然後一直到八月二十五日迎來美國網球公開賽的揭幕,其中六站賽季的級別也各有不同,職業球員們往往會自由選擇參賽組合。
目前,ATP職業賽事分為五個級別。
第一級別,大滿貫,冠軍積分是兩千分,全年一共四大滿貫。
第二級別,大師賽,冠軍積分是一千分,全年一共十站比賽。
第三級別,黃金賽,冠軍積分是五百分,所以也被稱為“五百賽”。
第四級別,巡迴賽,冠軍積分是兩百五十分,所以也被稱為“兩百五十賽”。
其中,黃金賽和巡迴賽還會根據賽事的獎金劃分一些級別型別,但整體來說,積分等級還是保持一致的。
第五級別,挑戰賽,另外還有希望賽。
嚴格來說,挑戰賽是ATP最低階別的賽事,根據冠軍積分和比賽獎金還有另外一套等級劃分的系統,最好級別的挑戰賽,冠軍積分是一百二十五分。
而希望賽並不是ATP賽事,而是ITF賽事——
簡單來說,ITF負責組織以國家為單位的比賽,還有青少年比賽,所以希望賽的主要參賽者也都是青少年。
希望賽根據比賽獎金劃分等級,最高階別的希望賽冠軍也同樣能夠獲得ATP積分,但只有三十五分。
“美網系列賽”之中,第一週和第二週都是巡迴賽,也就是“兩百五十賽”;第三週是黃金賽,也就是“五百賽”。
第四周和第五週是大師賽,這也是頂級球員全部聚集的重要比賽;第六週又是巡迴賽,最後就是第七週的大滿貫。
自然而然地,如何合理參加美網系列賽,也是每位球員需要考量的問題。
著筆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