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這不是克伯特熟悉的比賽節奏。”

旁觀者清,索法爾一眼就能夠看出局勢的走向。

一方面,克伯特希望在開場打出氣勢,顯得有些急躁,但轟轟烈烈的攻勢卻始終沒有能夠開啟局面,這無疑讓克伯特有些焦慮,汩汩沸騰的熱血也就找不到宣洩的方式,這是氣勢和情緒層面的較量。

另一方面,克伯特一直在持續發力,整個節奏相對單調,但高文的應對非常輕巧,他不是拍拍發力,而是持續不斷地改變節奏,忽快忽慢,克伯特想要提升比賽節奏卻屢屢被牽著鼻子走,這顯然不是克伯特習慣的比賽方式,自然而然地,戰術層面就會束手束腳。

在索法爾看來,高文在開場階段的戰術非常具有針對性,整個球打得很聰明也很清晰,比分拉開差距反而是其次的。

那麼,克伯特應該如何應對呢?

“……克伯特需要稍稍放慢節奏,讓自己的大腦恢復轉動,否則這樣一股腦地悶頭衝,衝著衝著比賽就沒有了。”

索法爾給出了意見,但問題就在於,克伯特能夠做到嗎?還有,高文會允許克伯特快速清醒過來嗎?

不需要多久,索法爾就意識到,高文在戰術意識層面的優勢,比想象的還要更大。

首先是高文的發球局,儘管克伯特的強力正手還是拿到了一些機會,蠻不講理的力量壓制成功搶到了一些分數,但“40:30”之後,高文還是馬上穩住腳跟,強勢地透過制勝分拿下了自己的發球局。

而後是克伯特的發球局,克伯特漸漸發現自己的發球威力似乎正在降低——主要是高文的回球成功率在提升,遏制住克伯特的發球狀態,這讓克伯特很是鬱悶,越是想要發球直接得分就越是做不到,回合球漸漸開始增多起來。

就好像這一分——

砰!

克伯特的第一拍正手進攻,斜線,結果被高文救了回來。

砰!

克伯特的第二拍正手進攻,斜線,結果還是被高文擊打回來,而且回球質量還稍稍提升。

砰!

第三拍正手進攻,直線,克伯特率先變線了。

但是,高文依舊準確預判!

持續進攻的克伯特拍拍發力,急於求成,所以擊球線路缺少思考,只是一心一意地想要用力量和速度形成制勝分,擊球應該選擇斜線還是直線都沒有一個思路,出拍動作更是沒有隱藏,對於高文來說,預判非常簡單,往往在克伯特形成擊球動作的時候就能夠看出端倪,然後提前移動。

如此一來,就能夠為自己的防守爭取時間。

高文橫向移動速度非常非常快,飛馳電掣之間的狂奔就已經快速到位,充分利用上半身的力量完成擊球,拉出一個高高的拋物線,以斜線大對角的擊球來保證回球的安全性,確保進入界內,同時也調動克伯特。

啊!

克伯特也快速橫向移動起來,但剛剛連續進攻沒有得分,力量的消耗讓膝蓋有些發軟,而且他的移動速度本來就比不上高文,自然而然地,到位率就稍稍低了一些,雙手反拍的擊球錯過了最佳時機,只能勉強夠著打,發力不太完整。

嗖!

網球就晃晃悠悠地劃出一道拋物線,朝著斜線大對角飄了過去——

防守狀態下,克伯特的回球就明顯缺少思考,僅僅憑藉著本/能完成回球,線路的慣性就缺少一些驚喜。

高文就等候在原地,沒有移動,早早站穩腳跟,高高地舉起正手,引拍、揮拍、送拍的整個擊球動作非常完整,正手進攻也就展現出威力來。

由守轉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