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大貓電瓶車的固態電池被各家科研院所以及電池生產廠家瓜分一空之時,超星系科技位於奈米城的總部也來了很多人。

媒體記者、科研機構以及各大電池廠家。

他們有的提出和超星系進行技術合作,有的提出商業合作,還有的則希望超星系能公開固態電池技術。

另外還有很多科技類的媒體記者希望對超星系進行專題採訪。

不過很可惜,這些人統統吃了個閉門羹,超星系方面全部回絕。

他們在超星系公司大樓外等了兩天,最終還是悻悻離去。

不過不要緊,雖然沒有從超星系科技這邊得到更準確的資訊,但是大貓電動車那邊的將近200組固態電池,相比於超星系科技的回應要更有說服力。

凡是購買了固態電池的組織和機構,在經過一系列的測試之後發現,羅同燦的評測竟然是真得,超星系科技真得研發出了可完全商業化的固態鋰電池。

有人高興!

有人激動!

有人破口大罵!

有人氣得捶胸頓足!

還有人在想著怎麼才能從固態電池領域分一杯羹?

每個人的反應各不相同。

特斯拉工程師在拿到固態電池的資料後,第一時間報告給了馬一龍。

正在法國出席一場技術交流會的馬一龍,立刻召開了緊急視訊會議。

在確定訊息屬實後,馬一龍心急如焚。

早在2011年,特斯拉就與松下展開了合作。

2013年10月,雙方又簽署了為期四年的鋰離子電池供應合同,松下將在2017年前向特斯拉供應20億節鋰電池,價值高達70億美元。

然而過去兩年松下僅為特斯拉供應了2億節鋰離子電池,這些顯然遠遠不夠,正因為如此,特斯拉目前正在計劃建設超級電池工廠。

一切計劃都非常好,然而他萬萬沒有想到,這個時候中國那邊竟然會冒出來一個固態電池,這完全打亂了他的計劃。

特斯拉之所以能在全球內廣受歡迎,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因為,特使拉和松下合作開發的動力電池,在全球同類產品中擁有最高的能量密度和最優的電芯效能!

然而現在不是了……

馬一龍結束視訊會議後,立刻打電話給松下電器株式會社執行長津賀一宏,詢問他松下有什麼應對方案?

然而松下也是剛剛接到訊息,此時整個研發部的工程師都在雞飛狗跳的一遍遍的做著測試。

津賀一宏給不出任何的解決方法,只能等進一步的試驗結果出來。

不過無論做多少遍試驗,最終的結果不會改變的。

超星系科技研發的固態鋰電池,其能量密度是松下研發的18650電池的接近6倍。

可以說,在固態電池面前,松下的18650電池就跟遠古時代的電池一樣。

雙方的技術根本就不在一個層。

除了能量密度,固態電池在安全效能、抗寒效能、充電效率等領域,都全面吊打傳統磷酸鐵鋰電池以及三元鋰電池。

松下,這個全球動力電池領域當之無愧的王者,所有的工程師,從上到下集體崩潰。

翰國LG化學位於中國津港市的上百名工程師,在經過連續72小時的測試後,最終也是被超星系科技研發的固態電池所徹底震撼。

總工程師韓東旭看著一行行資料,呢喃著說:“這樣的技術,根本就不應該出現……”

……

全世界都沒有準備好呢,固態電池竟然已經完成了量產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