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群臣惶恐 京師非議(第2/3頁)
章節報錯
京營悄無聲息的要開拔,要去哪兒?不知道,要做什麼?不清楚。
襄王不都把魚鱗冊交到了京師嗎?不是要按制納稅嗎?陛下的大軍為何突然調動?誰要挨陛下的鐵拳?京營到底去向何方?
這些都不是主要的,關鍵是…京營這樣調動,是不合理的!
最先反應過來的是六部尚書、侍郎和都察院總憲,他們聽聞訊息,差點把手中的筆給扔到地上。
他們忽然想起了去年七月份的時候,正統帝就是如此,下詔親征,五日後立刻拔營,什麼都沒準備就出塞作戰!
他們有想起了被瓦剌人圍城時候的羞辱和恐懼!
絕對不能讓陛下如此草率的出兵!
跑的最快的事金濂,他是戶部尚書,雖然知道京營有大約三十日的應急糧草,但還是立刻就衝到了講武堂的聚賢閣。
三十日夠幹什麼?正好被瓦剌人打個六師盡喪的量!
金濂已經完全被恐懼所籠罩。
英國公張輔、成國公朱勇、泰寧侯陳瀛、內閣首輔曹鼐、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工部右侍郎王永、右副都御史鄧棨、工部右侍郎王永、中書舍人、工科給事中、監察御史等等名字,在他的腦海裡經久不去。
這是土木堡之戰中,死掉的文臣武將,十八位勳臣、四十八位在廷文官,盡數殉國。
他記起了當初京師的惶恐不安。
他全都記得!
在興安通稟之後,將他引上去的時候,金濂已經極度的焦慮了。
他衝進了長桌會議廳,看到了坐在主座上的皇帝,金濂重重的鬆了口氣,至少陛下不是一意孤行,還願意見皇帝。
金濂再看到了于謙和楊洪也在,更是喘了口大氣,至少這兩位在,若是陛下真的要親征,兩位應該會勸一勸,勸不動也至少能夠保證大明軍隊不會慘敗。
但是當初京師的群臣,不也是抱著英國公張輔在,戶部尚書王佐在、兵部尚書鄺埜在的心態,才沒有朝天闕阻止嗎?
大明再也受不住一個土木堡天變了。
金濂今天必須問個清楚。
金濂打了打袖子,行了一個三拜九叩的大禮。
朱祁鈺呆滯的看著金濂如此行禮,這個起初說要火燒通州糧倉的戶部尚書,朱祁鈺在結束對他的誤會之後,還是頗為信任的。
至少當初廢立皇帝的時候,金濂也是參與其中。
這平日裡上朝都只有稽首禮的大明,三拜九叩那是過年祭祀太廟,才會用到的禮節。
這是何故?
朱祁鈺還是小瞧了土木堡之變在大明臣工萬民心中的陰影了,何止是金濂,整個京師都是人心洶洶,議論紛紛。
大皇帝讓京營,幹什麼去?
他趕忙站起身來,說道:“金尚書,快快平身,這是做甚?”
金濂氣息並不是很平穩,他來的路上是一路跑了過來,他的臉色通紅,但還是流利的說道:“臣敢問,陛下調動京營出京,所謂何故?”
人在極度驚慌和恐懼的時候,有兩種表現,一種是朱祁鎮那種失語,牙關大戰,完全說不出話來,拿不穩印璽。
一種是金濂這種,語速很快且十分的流利。
金濂太恐懼了,陛下突然調兵!
當初稽戾王親征,軍士們還帶了七升米,雖然現在京營每人帶著一石三鬥米,但這怎麼就突然要調動了呢?
“去燕山、太行山、勾注山剿匪。”朱祁鈺解釋了一句說道:“興安,把金尚書扶起來。”
金濂聽到是剿匪,整個人一軟,差點翻倒在地,要不是興安眼疾手快,扶穩了金濂,金濂就要君前失儀了。
“金尚書為何如此惶恐?”朱祁鈺反問道,這個樣子的金濂,不光是朱祁鈺,就連於謙都未曾見過。
金濂擦了擦額頭的汗,喘了幾口粗氣,俯首說道:“臣惶恐,臣還以為陛下要出塞親征瓦剌呢。”
“興安,給金尚書倒杯茶,緩緩。”朱祁鈺趕緊讓興安上茶。
金濂不是第一個,第二個來的是胡濙,第三個來的是文淵閣大學士陳循,後來人越來越多,六部、都察院沒過多久,就都到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