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鈔法比錢法,更安全(第2/4頁)
章節報錯
“如果我們站在一個很高的角度去觀察,就會發現分工,在這個寰宇之中,是無處不在的,從事著各種各樣工作的人們,構成了宇宙的洪流。”
朱祁鈺的宇宙自然不是後世的宇宙,而是指古往今來,天下四海。
朱祁鈺是皇帝、于謙是天下臣工執牛耳者,李賢是僭朝沒有轟然倒塌,失綱導致南衙大亂的中流砥柱。
他們都站的足夠的高,自然可以討論這個問題。
生產力的提高,從分工開始。
勞動因為有分工,所有人所表現的更多的嫻熟程度、技巧和判斷能力,這是是生產力提高的源頭。
人們把自己的技藝記錄下來,然後去培養更多的擁有這個技藝的人。
朱祁鈺接著說道:“從矇昧時代的男耕女織,到現如今我們的生活,根本無法離開其他人勞動。”
“比如遍佈整個南京城的成衣店內,一件絲綢衣物或者麻布、棉布、棉衣,都離不開農民耕種收穫、染工、粗梳工、紡工、織工、裁縫工,最終才成為一件衣服。”
朱祁鈺見過汪皇后彈棉花,確切的說,汪皇后帶著後宮四人,在一輛軋車上將棉花脫粒,彈的棉花變得鬆軟,然後再從棉紡為棉線。
母儀天下,亦表大明重農桑之本。
分工能讓人變成熟練工種,相同的勞動時間,可以獲得更多的勞動成果。
分工能夠大幅度減少勞動的學習成本,更快的變成一個熟練工種。
分工能夠讓工人有更多的時間,去思考,去改進勞動機械,簡化和節省勞動時間。
比如汪皇后和四個宮人,擺弄的那輛軋車,輥式扎花機就提高了生產效率。
朱祁鈺看著李賢依舊是有點懵懵懂懂的神情,在看看于謙若有所悟的模樣。
“正是因為分工的存在,每個人工作不同,勞動成果不同,當我們需要用自己的勞動成果去交換他人的勞動成果的時候,就產生了交換,最終產生了集市。”
“商品不會自己出現在集市上,買賣雙方,相聚進行交易,也就是以商品交換貨幣,或是以貨幣交換商品。”
“交易要確保能夠完成,買賣雙方,就必須對他們手上的商品和貨幣,擁有專屬的處置權和佔有權。”
“所以朝廷必然承認私權,因為這是社會執行的基本原理。”
朱祁鈺看著李賢和于謙都點頭的樣子,自己這次的講解,似乎不需要胡尚書去翻譯了。
他忽然滿是笑容的問道:“於少保,李愛卿,你們說大明沒有朝廷行不行?”
李賢面色痛苦了起來,無奈的說道:“陛下,肯定不行啊。”
李賢感觸可太深了!
遇到了一個糜爛的、不懂規矩的、不知道如何鬥、權、印、義的朝廷,是何等的模樣,既要維持國家之制的存在,又要防止它炸了,把他李賢一起炸死,把南衙變成人間煉獄。
這可真是太難了。
于謙思考了片刻,認真的說道:“如果沒有朝廷,不過是一片散沙罷了,瓦剌人、建奴就可以長驅直入,搶走我們的糧食、奸辱我們的妻兒、奪走我們的財富,我們的子子孫孫,必須要刺字為奴,永世沉淪。”
“這不是沒有發生過的。”
燕雲十六州沉淪敵手五百八十餘年,北方沉淪兩百餘年,神州陸沉一百餘年,刺字為奴,永世沉淪的慘劇就在眼前。
朱祁鈺點頭說道:“所以公權,必然要存在,而且必須需要強大,才能保證,個人私權才能自由行使。”
“所以朕才會說,承認私權,但是公權,神聖而不可侵犯。”
“朝廷制定了那麼多的律法,對官員、百姓做出了那麼多的約束,不也是在侵犯私權嗎?”
“但朝廷徵收稅賦,維護朝廷這個磨坊的執行,不就是在保證公權的強大嗎?”
“如果公權不夠強大,又如何保證自己的個人的私權,能夠自由行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