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不能再猶豫了,一定要出重拳!(第1/4頁)
章節報錯
長達七個月的叛亂,導致兵禍橫行於江南這塊大明最富饒的土地。
叛軍的破壞和最後瘋狂的洗劫,導致了民生有潰敗之相。
工坊關門歇業、爐主停止冶煉、商鋪開始關門、農田變得荒蕪、官道驛路被破壞、商貨堵塞不通、四處都是遊墮之民和未作之民、城外是無數流離失所的流民。
大明王師至,平定了禍亂,雖還有兩廣柳溥在做最後的抵抗,但如何恢復生產,已經成為了皇帝的心頭大事。
就是在這種嚴重而複雜的情況下,自宋末之後,未曾解決的、遺留下的投機者,打算給皇帝上點眼藥,讓皇帝知道知道他們的厲害。
他們想要依靠百姓來反對陛下的嚴刑峻法。
朱祁鈺在文華殿廷議之後,讓李永昌親自攜帶朱祁鈺的親筆詔書,來到了應天府下達了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朕惟君國子民之道,以撫卹安餋為先,然必資大小群臣共理其事,然後政務舉而眾情悅,治效著而風俗羙,期太平之治。”
“實由於叛逆者奸臣紊政辱國,禍及生靈,深可痛恨。”
“朕興王師戡定以來,文武群臣或庸庸保位,緘默不言,或請託公行希求遷敘,或掊克下人以圖奉獻,或貪黷無厭以肥身家,若此不律奚容列舉,是以馭戎無法撫民,乖方眾心含憤。”
“爾等務宜洗心滌慮,莫伸非惟虧損細民,亦且有傷大體,庶不負朝廷之所委任,軍民之所仰望,厥有成跡。”
“倘有奸商乘機囤積居奇射利,至使嗟怨有詞,其或視此為常,仍蹈前轍、略無警懼,祖宗成憲具在,朕不汝貸。”
“欽此。”
“佈告天下,鹹使聞知。”
朱祁鈺的這個聖旨很長很長,就是說他登基以來一直很謹慎,但是由於叛軍禍及生靈,朱祁鈺作為皇帝,不得不興兵平叛。
但是到了南京城後,情況讓他很失望,各種亂象不勝列舉,即便是手握大軍也無法安定民生。
他勸諫這些投機者,信心革面,不要辜負朝廷軍民的期望,對大明的社稷做點貢獻。
他在詔書中,嚴重的警告了奸商囤積居奇射利,如果導致百姓嗟怨,仍蹈前轍、略無警懼。
那朱祁鈺就要發飆了!
他希望這些勢要豪右之家,當個日子人,不要當個樂子人。
最後活成了笑話不說,還被砍頭、抄家、家人流放。
這道詔書就是鄭重的警告,也是希望能夠讓一些人在最後的時刻,懸崖勒馬,迷途知返,回頭是岸。
朱祁鈺作為「山東海商」再次被邀請了參加集會。
這次不是煙雲樓遮遮掩掩的頂層密謀,而是直接到了媚香樓,開始大宴四方了。
媚香樓和煙雲樓的格局不太相同,煙雲樓是四棟三層高的副樓由連廊連線五層主樓。
而媚香樓在秦淮河畔,連綿一百餘步,與其說是樓,不如更像是個畫舫碼頭。
又早是夕陽西下,水面上被夕陽染上了一片波光粼粼的昏黃,河面被妝出一抹胭脂的薄媚。
畫舫推開了波浪,推開了寂寂的河水,隨雙槳打它,卻是汩汩的流淌。
兩岸華燈初上,岸上樓宇的燈燭剪影,淹沒在了夕陽金燦燦的倒影之中。
河中眩暈著的燈光、夕陽,縱橫著的畫舫,悠揚著的笛韻,夾著那吱吱的胡琴聲,如詩如畫。
河上的涼風,漸漸涼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