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推賢讓能,庶官乃和(第2/4頁)
章節報錯
陳汝言歸班,看了眼江淵,有些頹然,相比較之下,點檢九龍場官道驛路是兵部的本職工作,但是江淵查糧倉可是立了大功。
江淵站出來大聲的說道:“陛下,臣清查天下糧倉,覆命。”
江淵將永樂劍遞給了宦官將奏疏一起放上。
這趟差事很是辛苦,但是他依舊帶著一名天子緹騎和一千餘錦衣衛,把這件事做完了。
“很好。”朱祁鈺看完了奏疏,不住的點頭。
這江淵京師之戰參贊孫鏜軍務,而後又主持了會試殿試任主考官,然後馬不停蹄的趕往了河套,總督徵虜軍務,將於謙替換回京。
現在又清查天下糧倉,沒有鬧出亂子,處置了四十餘名官員,有緹騎稽查和大理寺的勘合,這些案子,都辦得有理有據。
這活兒細細去看,不得拍一部電視劇,好好說道說道其中難處?
江淵把活兒辦了。
陳汝言聽聞深吸了口氣,出班高聲說道:“陛下,臣不肖而處上位,是君失倫也,不肖失倫,臣之過;進賢而退不肖,君之明也,今臣處位,廢君之德而逆臣之行也。”
“臣願效仿公孫支舊事,臣請讓賢。”
公孫支,是秦穆公的上卿。
秦穆公使商賈販鹽,招攬了一位大才,名叫百里奚。
百里奚謀無不當,舉必有功。
百里奚舉於市,他本是商賈,出身低微,公孫支雖然是上卿,但是幾次讓賢,最終讓百里奚當上了上卿。
百里奚果然不負眾望,助秦穆公成為了春秋五霸之一。
陳汝言的意思是,他的才能不夠,陛下要親征了,他要是棧戀權柄而不去,耽誤了國朝大事,是不忠不孝,願意效仿公孫支讓上卿的舊事,讓出這兵部尚書來。
讓給誰?
讓給江淵。
陳汝言此話一出,整個朝堂都是議論紛紛,朝堂之上,無不駭然。
“臣請參贊太平伯楊俊軍務,扈從親征。”陳汝言繼續說道。
朱祁鈺看著陳汝言這副我要再立功把你位子搶回來的樣子,就滿是笑容的看向了于謙。
他本以為是于謙授意陳汝言這般做,但是于謙也是極為震驚的看著陳汝言。
想想也是,于謙是持節守正,但是這種讓人主動讓賢的話,于謙是說不出口的。
為什麼公孫支讓賢百里奚,會成為典故?
是因為這種事,實在是太少太少了。
朱祁鈺和于謙都對陳汝言有諸多的不滿,但是陳汝言做了兵部尚書並無過錯,雖然反應有點慢,但是做事還是非常可靠的。
比南京僭朝那幫蠢豬強上萬倍了,又有于謙看護著,陳汝言行無差錯,朱祁鈺也沒有罷免他。
但是陳汝言不僅要讓賢,還要參贊軍機,前往平叛。
朱祁鈺想了想說道:“江侍郎以為如何?”
江淵有點呆滯的看著陳汝言,他雖然一直想把陳汝言拱掉,但若是陳汝言無差錯,這個時間得論年了。
陳汝言卻直接讓了。
江淵在這種情況下,眼神流轉,站直了身子,頗為硬氣的說道:“臣卻之不恭!”
拒絕了反而顯得不尊重奉天殿公器了,不尊重陛下之公心,不尊重陳汝言讓賢之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