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爛泥扶不上牆的兵部尚書(第1/4頁)
章節報錯
胡濙在說什麼,他說的的確是外戚恩封,乃是太祖高皇帝時候,洪武二十二年七月,胡顯跟藍玉爭梁國公爵位之事。
但其實說的是大明的興文匽武。
為什麼靖難之役,太子府打的稀爛,燕府居然完成了有史以來藩王起兵造反入主京師之事?
靖難之役之中,建文朝的武勳有多少在前線出工不出力的?
當然也有認真幹活的,比如第一代運輸大隊長李景隆,但是這廝越是認真,燕府的優勢就越大。
建文朝的時候,興文匽武之烈,尤勝正統年間。
永樂初年,大規模還爵復職,就是遏制的興文匽武之風。
等到了宣德年間,這股子妖風再次吹了起來,最終釀成了慘禍。
到底是什麼樣的風力,在主張這股子妖風邪氣?
興文和振武,並不矛盾,這一點上,無論是太祖皇帝和太宗皇帝,無不證明了這一點。
建文朝因為興文匽武,建文帝聽信了方孝孺、黃觀等人的一席話,把自己活成了一個笑話。
胡濙說的的確是外戚封爵之事,也是在說興文匽武之始,就是把勳爵擴大化。
這股子妖風邪力,到底是怎麼吹起來的?
胡濙是建文朝的進士,他太清楚了,翻譯翻譯就是,警惕元儒忠義之士,遺老遺少,反攻倒算。
朱祁鈺明白,于謙明白,石亨不甚明白,但是他也懶得思考,這種亂七八糟的事兒,陛下思考就是了。
六部尚書整日在皇帝的身邊,也知道胡濙的諫言到底是什麼,但是其他人就不明白了。
高來高去,雲裡霧裡,都在天上飛。
禮部尚書現在洗地之後,居然搞起了進諫來,而且還被陛下以嘉納良言而讚譽了。
關鍵是群臣居然不知道,到底進諫了什麼。
胡濙看著群臣一臉迷茫的樣子,無奈搖頭,這幫人還是的多學習學習,漲漲姿勢才是。
胡濙繼續說道:“陛下,南京守備豐城侯李賢薨病,臣有疑慮。”
作為禮部尚書,洗地、進諫,那都是額外的工作,他還有本質工作要做。
朱祁鈺臉上怒氣一閃,低聲說道:“好膽!寡人佩服!”
豐城侯李賢,並不是那個從土木堡僥倖逃脫,然後南下稽查私鹽鹽引的巡鹽御史李賢,而是豐城侯李彬之子。
李彬乃是洪武年間的舊勳,多有戰功,每戰必身先士卒,洪武二十八年起,總領北平都司、燕山左等一十七衛所官軍,建文元年,燕府起兵靖難,北平都司一十七衛盡歸燕府。
在隨著太宗文皇帝的南征北戰之中,李彬屢立戰功。
永樂十五年,李彬被朱棣派往了交趾,交趾三司無人敢造反,黎利僭主,根本不是李彬的對手。
可是李彬死後,繼任者安遠侯柳升、成山侯王通,把交趾三司給丟了。
侯爵戰敗失地,是什麼罪名?
王通居然在正統年間被赦免,孫忠還給了他十幾頃田供養,這其中用腳指頭想,也知道必然是有些問題的。
王通棄地到底是不能敵,還是故意為之呢?
李賢作為豐城侯李彬的兒子,也是有戰功的,那個炮轟了努爾哈赤的永寧城就是李賢修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