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皈依者狂熱(第3/4頁)
章節報錯
朱祁鈺當然不用受委屈,否則朱元璋這委屈,不就白受了嗎?
朱祁鈺認真思考了許久,說道:“興安,你讓司禮監擬密旨。”
“首先,若是賽因不花被抓歸案,若是果真如他所言,可不送往太醫院,斬首示眾。”
死是必須要死的。
朱祁鈺是皇帝,他代表的大明的秩序,凡人君有動作,兆億庶眾鹹瞻仰,以為則而行之也。
若是這等投敵之人,都可以饒恕,那對大明忠心的之人,豈不寒心?那些英烈祠裡的英烈們,又如何能夠瞑目?那大明這公序良俗,還如何維護?
奸細必須死,不過念在其未曾作惡的份兒上,可以斬首示眾,給個痛快。
朱祁鈺繼續說道:“所獲贓銀,皆以抄家論,盡數充公,送於國帑。”
賽因不花要用瓦剌做局,為子孫牟利,朱祁鈺怎麼可能同意?
這是贓銀,性質上得確定。
不是賽因不花說交稅納賦,就可以留給子孫後代。
那是大明人的權力,賽因不花已經放棄了大明人資格。
他可以以瓦剌為局牟利,但是所有收穫,要盡數充公,想留給子孫,那是做夢。
朱祁鈺話鋒一轉說道:“朕可以賜殷氏一家三口改姓殷,若是他將經營所獲,送至大明,朕賜其一家三口四倍所需資財度日,直到孩子成年。”
大皇帝開除了賽因不花的大明籍,甚至孩子都不跟他的漢姓,殷氏、孩子和賽因不花已經沒有關係了。
這是將殷氏及兩個孩子活命的事兒,和賽因不花的所作所為,完全切割。
那要是賽因不花不把經營所獲送到大明呢?這個問題其實可以換成,殷氏帶著倆孩子怎麼活下去呢?
既然賽因不花要把孩子送回大明,那就得付出足夠的代價來。
興安俯首說道:“陛下寬仁。”
興安說的仁慈是真心實意的,這種貳臣賊子,千刀萬剮不可惜,陛下饒妻兒一命,不是寬仁又是什麼?
“朕只希望朕的寬仁,不是寬縱,否則的話,即便是窮盡天涯海角也要將其碎屍萬段,挫骨揚灰。”朱祁鈺略微有些擔憂的說道。
興安想了許久說道:“他都把妻兒送回了大明,還能有什麼退路不成?”
朱祁鈺嗤之以鼻的說道:“他可以在和林,娶一瓦剌女子,再生一個便是了,對於這等人而言,妻兒在他們心目中又有何用?”
“都是貳臣賊子罷了,誰又能知道,這不是他為瓦剌人效忠,才這麼做,向大明示好,好為瓦剌人盡忠。”
“朕不信他。”
皈依者狂熱,皈依者比原教徒會更加狂熱,更加瘋狂,對自己的本族或者原先的信仰,倍加唾棄,並且竭盡所能的獻上自己的忠誠。
比如喜寧為敵先鋒,比如韓政的兒子韓陵、劉玉的刺王殺駕,比如渠家的得不到就毀掉,這些都是皈依者狂熱。
朱祁鈺非常懷疑這個賽因不花,完全是為了讓瓦剌人相信他,才會把妻兒老小都送到大明來!
興安沒有再勸,陛下有陛下的考量,雖然他很想說,正因為是貳臣賊子,才更懂得識時務者為俊傑,知道哪方會贏。
而且興安認為,賽因不花可能真的只是想讓孩子活下去。
陛下曾經說過,夜不收蒐集到了情報,瓦剌人的孩子很多,但是他們之中只有二十個才能長大成人一個。
當然,這都是興安的想法,他並不算講,陛下聖斷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