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亨無法決定他妻兒的死活,只能把書信送往京師,請陛下聖裁。

他寫了一封極長的奏疏,將河套地區的諸多情況都寫到了奏疏裡。

他很慶幸,陛下允許使用俗字俗語,放在正統年間,他都沒法寫奏疏,只能讓人代筆。

石亨再次感慨,于謙的運氣真好,在景泰年間做勳臣,是件輕鬆的事兒。

奏疏很長。

首先就是徐有貞治水有方,還發明瞭不少水利器械,用於治水。但石亨在奏疏裡,更多的表示了自己對徐有貞的擔憂。

徐有貞最近在準備一個超級大工程,他在準備修一條長達三百六十里的人工渠,這個人工渠共計有三百多條支渠,建成之後,能灌溉八萬頃田畝,要建一座長達三百步的攔河閘,號天下第一鎖。

徐有貞請三百萬銀幣,督造這個水利工程,他揚言此渠三年之內建成,則河套立刻成為塞上江南,大明北方糧價立刻降至五錢之下。

徐有貞還在勘察,一步一個腳印,在圖紙上不斷的描繪著他看到的藍圖。

不僅如此,徐有貞還說,若是陛下不肯給錢,他也有點辦法,就是窮耗民力,不過需要三十年之期。

這條人工渠名叫景泰安民渠。

論拍馬屁,石亨誠不如這幫讀書人!人家是專業的!他只是中途出道!

看看人家多麼淺顯易懂,多麼直白!

這條渠是大皇帝陛下為了安民修的!

飲水澆灌時,不忘引渠人。

石亨對這條景泰安民渠持贊同意見,哪怕是花點,但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其次就是蒯祥在勝州督辦的勝州廠正式開建了。

幾乎和石景廠相同的配置,屬於大明的官冶所,這官冶所燒燋、鍊鋼、製造農具工具,安定民生之上,會有極大的貢獻。

而且這個官冶所的優質鋼材,會透過官道驛路送至京師,鍛造大明所需甲冑等物。

還有關於河套地區的官道驛路,也在風風火火的建設之中,一共八百里溝通規劃、五原、朔方、勝州、靖虜府官道驛路,已經開始了主幹道的修繕。

靖虜府的官道會和寧夏衛官道驛路溝通,勝州官道驛路會和榆林衛溝通。

石亨也提到了一個很重要的事兒,那就是人口遷徙。

自從大明得勝的訊息傳到了山西和陝西之後,有很多百姓的心思動了起來。

河套富碩,一些陝西的百姓,想要從寧夏衛和榆林衛入河套,從山西殺虎口,陝西府谷口,分批入河套。

石亨拿不太準,現在在放任自流,請求朝廷定奪此事。

還有就是關於鈔關折銀,解運京師,第一批二十萬兩已經上路了,會有十萬兩進內帑,十萬兩進國帑。

石亨不是李賓言,自然不會讓陛下設一個河套鑄幣所這種事,銀幣乃是朝廷權力,哪怕是麻煩點,銀子送至京師,然後再支取銀幣。

這是朝廷體統大事,他是不會隨意評論朝政的。

河套整體,欣欣向榮,百姓情緒還算安定,四威團營在河套足矣。

當然,他在另外的一封奏疏裡,也為賽因不花陳情,尤其是婦孺殷氏之事,賽因不花投敵,乃是死罪,這是毫無爭議的。

可是婦孺和孩子呢?

這是件棘手的事,尤其是涉及到了和林的情報,他拿不準,請陛下定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