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彬是誰?

是保護朱祁鎮的錦衣衛緹騎,他本身就十分的悍勇,在土木堡之變後,保護了朱祁鎮。

袁彬對朱祁鎮的忠誠,來自於千年來君君臣臣的道德觀念的束縛,哪怕是在兵敗的時候,袁彬依舊沒有放棄他心中對於忠誠的理解。

而且他真的非常忠誠的保護著朱祁鎮,而且他有能力保護朱祁鎮。

甚至能救朱祁鎮出瓦剌大營。

但是朱祁鎮不願。

在大同府的時候,袁彬試圖配合大同府的楊瀚等五名墩臺遠侯,把朱祁鎮救出瓦剌大營。

這件事發生在朱祁鎮在大同府叫門後的第二天。

當時廣寧伯劉安是大同總兵官,他拿不準開門不開門,而郭登作為皇親國戚,登上城頭,要求大同府嚴陣以待,不給朱祁鎮開門。

郭登真的是皇親國戚,因為郭登的大伯郭鎮,尚了太祖高皇帝的十二女永嘉公主。

所以朱祁鎮才會破口大罵,咱們是親戚,你為什麼不給我開門。

當時大同府的將官們都很惶恐,郭登坐在城頭上,笑著讓所有人進食,笑曰:雞未熟,菜猶可噉,方才安定了所有人的人心。

當夜,袁彬攀上了大同府的城牆,找到了廣寧伯劉安、定襄伯郭登、大同府知府薛瑄,抱頭痛哭,請求幾位伯爺,去見見朱祁鎮。

袁彬回到朱祁鎮的身邊,還帶了五名墩臺遠侯,準備救一下朱祁鎮。

楊瀚為首的五名墩臺遠侯,悄悄的潛伏進了瓦剌大營之內,見到了朱祁鎮。

袁彬請朱祁鎮移駕大同府外的石佛寺,而大同府的總兵官郭登,將會在石佛寺擁兵三千,配合營救之事。

但是朱祁鎮怎麼說的?

「此危事,使不得!現在土木堡時不曾死,我命在天,若萬一不虞如何好?」

楊瀚都潛伏到了朱祁鎮的身邊,朝天闕,跪在了朱祁鎮的面前,喬裝打扮一下,走完全沒問題,但是朱祁鎮不敢。

大明軍不乏狠人,比如這楊瀚和那五名摸到大營朝天闕的墩臺遠侯,是不是狠人?

他們不夠狠嗎?

十數萬大軍,悄悄潛伏進入,並且摸到了天子俘虜的闕下。

但是朱祁鎮不走,楊瀚等人嗚呼哀哉,只得離開。

袁彬自那時,就開始對朱祁鎮心生不滿,直到朱祁鎮迤北娶親,內心忠誠徹底崩塌。

袁彬是個大老粗,他不懂那麼多的彎彎繞繞,可能是表現的過於明顯了,被朱祁鎮看了出來,所以他的刺殺之事,遲遲沒能成功。

致使大皇帝陛下的密諭無法完成。

不過好在,大皇帝陛下,直接把朱祁鎮殺死在了太廟。

袁彬勒馬,看著瓦剌的軍陣,非常可惜,如果有百騎在身側,他定要帶著大軍衝一衝。

殺不掉阿剌知院、伯都這些瓦剌人的臺吉們,也要把渠家剩下那兩兄弟給提溜回來,獻於闕下,讓大皇帝把他們悉數送進太醫院去!

一群人神共棄,不是東西的東西。

袁彬這個緹騎,楊瀚、郭登、劉安,這些大同舊軍,對朱祁鎮不夠忠誠嗎?是朱祁鎮負了他們在先。

他們作為臣子,獻出了自己所有的忠誠,甚至不惜己身也要營救。

但是朱祁鎮怎麼回報他們的?

大皇帝陛下又是怎麼對待忠義之士,差距太大,雲泥之別。

袁彬看著瓦剌的軍陣,嘆了口氣,該多帶點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