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所有出現地名都在本章說有標註,請大家開啟麥克風,不是,開啟本章說檢視。)

朱祁鈺風風火火的回到了講武堂,他來到了聚賢閣,而此時楊洪已經等在了聚賢閣。

他喝了口水,才問道:“前方傳來軍報,現在如何了?”

楊洪讓人搬來了堪輿圖,圖上已經標好了昨日的戰報。

他拿著一根長長的檀木棒,指著集寧的位置說道:“陛下,武清侯石亨率四武團營,已至萬全都司,宣府衛軍負責協防,打算攻打興和所。”

“而左都督楊俊率領的四勇團營已至東勝衛和鎮虜衛,大同總兵官郭登率部,攻打雲川衛,已然拿下。”

“昨日暮時,瓦剌人長驅直入,由土城南下,直逼雷公山,意圖趁我部後防空虛,一戰南下大同,被大同知府霍瑄所擊退,目前瓦剌人已經退回至集寧。”

楊洪簡單的介紹了下昨日的接戰情況。

朱祁鈺看著堪輿圖沉思了許久說道:“朕之前,不想讓於少保任總督軍務,本來打算讓兵部左侍郎陳汝言任總督軍務,隨軍征戰。”

“但是陳汝言跟朕說,我大軍所至瓦剌人,必然望風而逃,而於少保說,瓦剌人必定負隅抵抗,不打到最後一兵一卒,絕不投降!”

“瓦剌人果然好膽!”

于謙的理由很簡單,雖然瓦剌人的大軍已經回到了和林,但是在瓦剌人絕不會輕易放棄集寧。

集寧卓資山歸化三降城,乃是控制河套的重鎮,一旦失去了這三處重鎮,那麼瓦剌人大勢將去,也先還如何成為整個蒙兀人的可汗呢?

于謙的理由很多,引經據典,比如引用了焉支古歌中的詞句:「

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

翻譯翻譯就是河套草原,是長生天賜給瓦剌人的應許之地。

瓦剌人絕對不會輕易放棄。

陳汝言觀京師大軍威武,以為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但是現在剛一接戰,瓦剌人就展示出了其悍勇。

于謙說陳汝言不大中用,朱祁鈺也覺得陳汝言不太可靠,現在看來,陳汝言,的確是有些過於樂觀。

楊洪點頭說道:“於少保的判斷是對的,但是軍旅之事,最耗人心力,於少保久病初愈,這一趟山外九州之行,可一點都不太平啊。”

朱祁鈺點了點頭,他人在京師,也不能飛到山外九州去,而且他就是到了,又能如何呢?

他一個臭棋簍子,還是讓軍將們自由發揮好了。

于謙耗心力了嗎?其實並沒有。

又不是京師之戰,大明危在旦夕,六師新喪,皇帝被俘,瓦剌入關在即。

那是真的耗心力。

現在屬於大明的進攻回合,正如朱祁鈺所言,戰爭包括了進攻和防禦的陰陽兩魚。

進攻的回合,是不耗心力的,最壞的結果,無外乎縮回去,等待時機罷了。

所以,人已經到萬全都司的于謙,絲毫不慌,穩坐釣魚臺,喝著茶甚至是有點怡然自得。

于謙在萬全都司,對軍務頗為關注的同時,更多的是在點檢糧草軍備,和山外九州的掌令官們,瞭解各農莊的運營情況。

石亨、石彪、楊能、楊信、高遠等人,都在萬全都司中軍大帳中,看著堪輿圖默默的不說話,氣氛有些壓抑。

于謙喝了口水說道:“昨日是不是沒能拿下興和所,所以才愁眉苦臉?”

石亨點了點頭說道:“抵抗極為激烈,楊能楊信率領宣府三衛軍攻伐,不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