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明的主人只有一個(第3/3頁)
章節報錯
“身寵而載高位,家溫而食厚祿,因乘富貴之資力,以與民爭利於下,民安能如之哉。”
王復起頭就是引經據典,而且是引得儒家經典,漢武帝時期,董仲舒的論點。
老天是公平的,給了牙齒,不給角;給了羽翼,不給腳;
既然已經當了皇帝,與民爭利於下,百姓怎麼能安生呢?
董仲舒這番話,是因為當時漢武帝大力推動鹽鐵專營、均輸平準、算緡、告緡令,噶韭菜刀太快了,董仲舒才冒險進諫。
漢武帝表示:你說的很有道理,但是我該噶韭菜還是得噶韭菜…
王復接著說道:“設立密州市舶司,臣以為,應當貢舶歸提舉司,商舶歸商,方為長久之計,庶民困可舒,而地方亦可保無虞矣。”
于謙忽然開口說道:“王御史,敢請問,你口中的與民爭利與下的民,是指的得天下黎民嗎?”
這個問題,其實之前討論大明國師楊禪師的大隆興寺,掛靠地畝的時候,陛下就問過。
有些人明明坐擁千傾良田而不納賦,有些人明明薄田三分卻極盡苛責。
國之根基,到底是縉紳,還是天下黎民百姓呢?
王復的與民爭利四個字,說起來容易,但是這個民,是誰?
王復剛要說話反駁。
胡濙又站了出來,高聲說道:“陛下,都是縉紳、勢要豪右之家,欲做買賣,恐添一關於己不便,上牟公家之利,下魚肉鄉民之利,死不肯設關立司罷了。”
胡濙自從上次在朝堂上,跟賀章對了一次,說自己誠無德後,仗著自己歲數大,越來越肆無忌憚了。
這次,胡濙直接把話挑到了明處。
勢要之家要做買賣,陛下添個市舶司在中間管理,他們還在怎麼上頭吃完,下頭吃呢?
胡濙厭倦了,厭倦了時而堅定反對海禁,時而堅定支援海禁。
陛下是個能拿主意的人,那就讓陛下去拿主意,他在後面搖唇鼓舌,搖旗助威便是。
胡濙這次把話挑明白了說,就是看看王復這與民爭利論,是不是還能說下去。
奉天殿,是個議政的地方,但是陛下不允許胡攪蠻纏。
朱祁鈺坐直了身子說道:“朕聽聞,古大臣不避斧鉞,為民請命;時至今日,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這朝堂奉天殿,是國家神器,卻變成了蠅營狗苟,勾心鬥角之所。”
朱祁鈺一句話,直接開了地圖炮,把在廷文武全都給罵了個遍。
滿嘴的仁義道德,滿心滿念都是生意!
朱祁鈺非常討厭與民爭利這四個字,並不是他珍惜名聲。
而是因為王復這裡的民,壓根就不是百姓。
而是站在這些朝臣背後,一個個的宗族,一個又一個的肉食者,一張張龐大到皇帝無法看清楚的關係網。
而且這還涉及到了一個關鍵的問題,大明的主人,到底是他朱祁鈺,還是這張讓人窒息的大網!
大明的主人只有一個,那就是大皇帝陛下!
“陛下,臣劾王復,家中乃是江南殷實富商,多與海貿相關!方出此言!”蔡愈濟站了出來,大聲的說道。
蔡愈濟這麼大歲數了,還坐在七品監察御史這個位置上,的確有道理。
這一張口,又得罪人了。
王復面色驚變,指著蔡愈濟大聲的說道:“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