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章 火尋侯王復回京(第2/3頁)
章節報錯
當初讓埃萊娜公主入皇宮,朱祁鈺也沒打算真正實現羅馬閃電歸來,那略顯不切實際,但是尼古勞茲還是等到了這一天。
而同去的還有王復和阿史那儀的長子王永貞,以火尋侯世子的身份前往康國,陪同五皇子長大。「王復,你以後最好不要後悔,五皇子來到之前,你都有機會反悔,陛下其實從來沒有想過讓羅馬閃電般歸來,只是為了一個宣稱而已。」楊俊坐得端正,勸說著王復。
楊俊離皇帝很近很近,他知道陛下是個很現實的人,埃萊娜公主在宮中並不受寵,只有一個五皇子。這一整輪的人事任免中,王複用有世券的康國公公爵,換了一個有世券的火尋侯侯爵,只不過一個在六合之地的康國,一個在大明四方之地。
「我是個墩臺遠侯我留不下。」王復手中拿著手中的茶杯轉來轉去,思考了片刻,回答了這個問題。「走了。」王復飲了一杯茶,站了起來,走出了大明軍大營,乘車駕來到了康宮,站在康宮門前的立柱前,他將康宮的銘牌摘下,這裡曾經貼著兩個歪歪斜斜的字,牢房。
王越一直跟在王復的身後,幫著王復收拾著東西,結果收拾了半天,王覆在康國只有御賜的那些東西,再無其他物件。
王復走進了穹頂大禮堂,他在這裡待得時間最後,現在穹頂大禮堂之內,一片狼籍,暴亂摧毀了這裡,過去的那些爭吵聲,似乎仍然在禮堂內靜靜的迴盪著。
他擦了擦自己之前那塊方桌上的灰塵,正打算離開時,忽然停下會心一笑,大禮堂的門口,有糾儀官頓鉤鐮槍砸出了的坑窪,他記得,還有很多人記得,但是過不了幾十年,後人大約會懷疑這幾個坑洞為何而來。
王復的車駕緩緩駛出了康宮,他走之前,又到蘭宮看了一眼,往日連廊之下,站著怯薛大漢,他每次路過,這些大漢,都會挺直腰板,行注目禮。
直到此刻,他仍然認為那些怯薛班直戍衛,見到也先也會行注目禮,並不知道,那些班直戍衛,平日裡極為懶散,也先路過,也不過是站直而已。
康國的暴亂,王復有些責任,他手刃了也先,僭越為王,強力推行諮政第二院,康國也不會掀起如此大的波瀾。
王復來到了阿失臺吉的寢宮,這裡四處都是血跡,暴亂之中,
阿失臺吉的身體被分成了不知道多少份,大明軍也懶得收拾這裡,所以,仍然是遍地的血跡。
王復有些遺憾的搖了搖頭,當年他真的很用心的在教導阿失臺吉這個混賬了,奈何這個混賬太過混賬,賢如康國公都救不了。
站在遍地是黑色塗鴉的寢宮內,王復略微有些悵然,他最開始的目標,就是教導也先的長子博羅,讓他對大明有好感,保證大明邊方安定,讓大明重開西域的國策,能夠順利進行。
人算不如天算,博羅死在了亂陣之中,王復的算盤落空。
走出了蘭宮之後王復站在蘭宮門前,看著寬闊道路上的人流,這條名叫天街的闊街,雖然不似往日繁華,到底是恢復了幾分的生氣。
王復不再感慨,上了車架,向著東門而去,在走出城門的時候,王復撩開了車簾看到了城頭上的字跡,笑著念道:「康定,泰安門。」
撒馬爾罕這個名字隨著他的離開終將成為歷史,而康定是這座城池的新名字,康定的東大門,改名為了泰安門,顯然,是大明軍的手筆,乃是忠國公石亨首創。
在碎葉城,王復見了碎葉城大學堂的祭酒,停留了一日後,車駕終於走入了鎮西關,而阿史那儀等在門的另一邊,見到了王復下車,就跑了過去,一如當初。
「終於回來了。」王復看著鎮西關三個大字,感慨萬千。
「哎呦喲,我都快五十歲了,你這麼跳到我身上,這要是閃了腰,還得你伺候。」王復抱住了阿史那儀,三十歲的人了,還這麼毛毛躁躁。
阿史那儀才不在意旁人那些眼神,她本來就是個蠻夷,她抱了很久才說道:「我聽很多人說,你放棄了康國公的位子?」
「對啊,因為我是墩臺遠侯。」王復理所當然的說道,在進入鎮西關前,他還是有些遺憾,但是踏入了鎮西關後,王復就一點都不後悔了。
阿史那儀想了想搖頭說道:「什麼是墩臺遠侯?」
王復看著阿史那儀疑惑的神情,才開口說道:「什麼是墩臺遠侯夜不收哨?其實簡單,生是大明的人,死是大明的鬼。」
鎮西關巡按柯潛,早就收到了訊息,打馬而來,翻身下馬,一邊走一邊說道:「火尋侯王復接旨。」太監趕到鎮西關已經來不及,聖旨是鴿路送過來的。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