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鈺回京之後,並沒有立刻召開朝會,而是休息了一日,這時候的車馬勞頓,走這麼遠一趟,不辛苦是假的。

俗話說得好,小別勝新婚,朱祁鈺次日起床之時,並沒有如同往常一樣,騎馬入皇宮至奉天殿朝會,而是坐的車駕。

奉天殿內宦官們終於把兩年多沒用的寶座抬上了月臺,而監國位的四方凳被撤下,興安看陛下落座後,甩動了下拂塵,大聲的喊道:“上朝。”

錦衣衛手中的淨鞭三聲響,大明朝臣開始有序進入奉天殿內。

大明皇帝回京後的第一次大朝會正式開始。

“興安宣旨。”朱祁鈺讓興安將早就擬好的聖旨頒佈,今天的聖旨很多很長。

第一條自然是對大明臣工在皇帝離京之後,兢兢業業的工作做出肯定,聖旨中不吝溢美之詞,連皇帝很不待見的都察院,都得到了陛下的讚賞。

離京兩年有餘,大明的政務沒出什麼亂子,沒鬧出什麼撕破臉的狗鬥來,甚至沒有太大的政鬥風波,朱祁鈺非常滿意朝臣們的恭順之心。

如果是兩宋皇帝出巡,朝中狗鬥不知道會變成何等模樣。

第二條聖旨則是賞賜,京官四品以上,每人絹帛絲金花銀等若干,而京官四品以下則為銀幣獎勵,就連書吏也有十枚銀幣的賞賜,朱祁鈺的賞賜一如既往的豐厚,豐厚到一些朝臣恨不得陛下立刻再次南巡。

這也是朱祁鈺當皇帝的一貫作風,他從來不是嘴上誇誇,而是真金白銀的恩賞,幹得好就是要賞,幹得不好,就要要罰,賞罰分明,朝臣們也是又愛又恨。

朝堂上一片喜氣洋洋。

第三條聖旨,則是釋放在宗人府禁足的鄭王朱瞻埈回王府,訓斥了一番襄王殿下在京師搞的降襲制,破壞親親之誼,弄的人心惶惶。

而後在聖旨中,陛下提高了一些宗室的待遇,也是聊勝於無。

不過陛下在聖旨中,提到了一種海外恩封的方式,如果出去闖一闖,闖出一片天地來,闖出名堂來,只要在度牒上,也可以封爵。

朝臣宗親們其實心裡門清兒的很,陛下回京之後,在朝陽門外,就授給了襄王奇功牌,此番訓斥襄王,到底有幾分真心實意?話語之委婉,措辭之謹慎,陛下就差大喊皇叔乾的好了。

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的戲,叔侄二人唱的戲,誰看不出來?

不過宗親們也勉強接受了降襲制,畢竟陛下回京後,開啟了另外一條路,海外封爵的可能性,而且在聖旨中,陛下明確,大明海外封爵一體世襲,不行降爵制。

第三條聖旨,則是關於大明世襲武勳庶子安置問題,大明朝世襲武勳嫡子承爵,庶子自謀生路,但是從聖旨頒佈之日起,陛下的意思是出海去,但凡在海外闖出什麼名堂來,核實無誤,皆可恩封。

這是對世襲制官僚的一種最佳化,鼓勵大明世襲武勳帶著自己的狗腿子們出海,在海外自然可以無法無天。

第四條聖旨,則是廢除了讓朝臣們膽戰心驚的告密制,恢復了原先的公車箱。

胡濙這個禮部尚書,六朝元老的法子,真的把朝臣們折騰的夠嗆,別說攻擊襄王了,自保都是捉襟見肘,彈劾胡濙,陛下還親自發邸報,批判詭辯二十四法。

胡濙本身就是大明朝堂的常青樹,滿腹經綸,正辯舌戰群儒不在話下,對朝政理解之深刻無能能及,再加上陛下拉偏架,所有人都只能靜靜的等待老邁的胡尚書離世了。

第五條聖旨,則是對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的補充說明,這是大明稅務改革重要一步,人頭稅的標準核定在了景泰九年,公佈了各布政司的人頭四差銀。

在聖旨中,陛下發出了最嚴厲的警告,無論是陽奉陰違還是倍之,都等同謀逆大罪,首犯送解刳院。

大明的勢要豪右們,大抵已經摸清楚了陛下的路數,陛下嚴厲禁止的,是沒有任何的政治餘地和商量的,是絕對不能碰的。

擅動,真的會被送進解刳院,真的會被抄家,真的會被流放,而且是雞籠、永寧寺、占城、呂宋等地。

第六道聖旨,則是宣佈大明再次郡縣安南,安南改名交趾復設十五府,任命了一系列的官員,這都是已經發生的事兒,朱祁鈺的宣佈,是補一道手續,同時也算是給安南事兒做一個官方的收尾,不是不清不楚,不明不白。

“有事起奏,無事退朝。”興安唸完了聖旨,一甩拂塵,大聲的喊道。

都察院總憲左都御史,隻手遮天賀章出列俯首說道:“臣有本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