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九章 紙貴墨貴,書就貴,讀書就貴(第2/3頁)
章節報錯
當然國子監的監生們會對別人說:他們高貴的人格,不允許他們趴在地上,討好皇帝!
朱祁鈺下了大駕玉輅,來到了十大曆局,墨翟卷著褲管的塑像風采依舊,而欽天監監正貝琳帶領十大曆局和天文生們行禮。
之前的欽天監監正許敦沒有挺過去年的冬天,染疾而亡,葬在了金山陵園之內,許敦這一生都沒有獲得過個人奇功牌,但是他帶著欽天監獲得了三塊集體奇功牌,朱祁鈺給了許敦官葬的待遇,禮部還給了諡號,還給許敦的兒子三代降襲了一個欽天監的官位。
貝林和器歷局監正詹忠諾帶著陛下走在欽天監內,來到了一架紅綢蓋著的機器面前,而後興安拉開了機器。
這臺紙機甚為簡單,用木料做漿桶和機架,使用了兩個輥子拉伸轉動的環形無端銅網。
造紙時紙漿從漿桶中撒入銅網上,紙漿中的水透過銅網流回漿桶中,溼紙頁經過小輥壓水,成為半乾的紙頁,從機後卷取下來。
詹忠諾用手搖動著紙漿機說道:「漿桶有單頁的木板,可以將桶內的紙漿攪動到銅網過篩,而後水流入漿桶之內,繼續使用,輥壓機壓水,加快溼紙變成紙頁。」
「這是最簡單的紙機。」
「最簡單?」朱祁鈺很明顯聽出了詹忠諾話裡有話。
詹忠諾頗為凝重的轉動著紙機繼續說道:「這面銅網制長27寸,寬48寸,在一刻鐘的時間,可以製作四十五丈長的半乾紙,一天大概可以製作五百四十斤的紙,是最簡單的黃本麻頭紙,是給遍佈大明各地的農莊使用的,可以用畜力,可以用水力,極為簡單就可以架設,銅網可以更換為鋼網,雖然壽命更短,但是成本更低。」
「每一個農莊架設一臺紙機,需要五到六個成丁操作,即便是孩子也可以參與切碎麥秸稈、針葉、木葉、竹、蘆葦、甘蔗等備料之事上,農莊就地取材,可以供五百戶到一千戶學子使用。」
黃本麻頭紙,就是逢年過節燒紙錢的那種黃色的紙,即便是如此,一刀仍要七十二文錢,農莊讀書不易,能就地取材就就地取材,能節省成本就節省成本。
朱祁鈺很是欣慰,看著面前這臺一丈長、三尺高的紙機,不住的點頭。
「陛下請這邊來。」詹忠諾帶著皇帝來到了一間廠房面前,開啟了廠房的大門,裡面大約有五十多步長,這才是詹忠諾要獻的祥瑞,基於大明現狀,既要有符合農莊小作坊生產使用的紙機,也要有符合大明大規模生產使用的流水線造紙方案。
因為皇帝要來,工坊裡哪裡都是乾乾淨淨,甚至連灰塵都看不到,這是不符合工坊現狀的,天子親自視察,停下生產,打掃工坊,是一種腐朽的官僚作風。
但從欽天監、十大
歷局諸官,到普通工匠,都沒有任何的怨言。
這是展示,展示他們的成果,給陛下留下個好印象,如果能夠透過陛下的驗收,推廣全國,那是善莫大焉之事。
「這邊是備料間,所有來料在這裡切麻、臼搗、洗滌、浸灰,這裡是入口,這裡是出口。」詹忠諾說完,工匠們開始向裡面填料,蒸汽機開始咆哮,備料機開始飛速旋轉,將麻、甘蔗料、秸稈等物片碎,碎料在往復運動的錘頭下變成了一攤散料,而後在篩子中過水,流入了灰池當中。
詹忠諾繼續帶著皇帝往前走,便到了蒸煮房,他指著並排的三架三人高的豎爐說道:「這邊是蒸煮房,從備料間來料入爐內,蒸煮加入大黃、鹼等助宜漂白,銅墊密封和大黃可以縮短蒸煮時間,現在一爐只需要一個時辰,而古法造紙,至少要三個時辰。」
朱祁鈺大為驚奇的問道:「你們是怎麼想到加入大黃的?」
就像是在桐油里加入薑片可以有效增加桐油的保質期,讓桐油從六個月的保質期,增長到兩到三年,順利從雲貴運抵松江府等地,進行造船使用。
加入鹼本身就是造紙的環節,但是加入大黃,這東西是草藥,怎麼想到在造紙裡面加入大黃的?
詹忠諾趕忙解釋道:「一碗燉爛的大黃可以使一個人中毒,這種毒是解刳院那邊發現的,而後發現可以用於洗滌衣物,有漂白的作用,被稱之為草毒,低劑量的草毒,可以刺激腸道排出,造紙時候,和解刳院溝通,才知道加入大黃能夠大量節約蒸煮時間。」
朱祁鈺恍然大悟,冉思娘平素裡喜歡吃一種養顏丹,一日早晚兩次,一次三粒,朱祁鈺之前還問冉思娘吃的是什麼,冉思娘解釋了下這是藥廠最新的拳頭產品養顏丹。
冉思娘生了兩個孩子光彩照人,不僅僅是光悅面脂,還有這養顏丹,養顏丹吃多了是瀉藥,吃多少的量才能排毒養顏。
這就不得不提到解刳院的成果,大黃毒,為了研究大黃為何可以排毒養顏,解刳院整整用廢了兩個凌遲犯,才弄清楚了具體的劑量,冉思娘自己吃的養顏丹裡,主藥就是大黃毒,最主要的是,這玩意兒沒有耐藥性。
為何蒸煮車間沒煮料,因為那大黃毒是毒,哪怕是陛下站一站,劑量根本達不到中毒的標準,但陛下要來,就不能煮。
因為蒸煮房沒有開工,後續的工藝,便不能演示,但是機器就擺在哪裡,陛下能看到,詹忠諾繼續說道:「蒸煮之後,要進行碎漿、這是碎漿坊,碎漿之後除砂清洗,再過一遍大黃毒、而後入紙機,篩漿壓榨,再加入滑石粉、瓷土等凝結壓榨烘乾,再過軋機壓光,捲紙,最後成為成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