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七章 俱往矣,還看今朝(第2/3頁)
章節報錯
沒過多久,餘子俊就來到了講武堂聚賢閣拜見,這是餘子俊第一次在聚賢閣覲見,他不知道陛下找他什麼事,但是他走進講武堂,腿有點軟,走進這裡,意味著自己正在一步步走進大明權力的核心。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每個讀書人的野望。
「臣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餘子俊懷著一個激動的心,三拜五叩,不讓自己失禮,毀了自己的前程。
朱祁鈺笑著說道:「免禮,坐,餘卿在福建、江西任事,朕頗為欣慰,以德聞,以才行,江西左佈政姚龍,對餘卿評價很高,此番陝西官場動盪,姚龍舉薦餘卿前往西安任知府,朕對你的期望極多。」
「魏景陽之事,朕聞之心驚,餘卿莫要讓朕失望才是。」
「臣必然肝腦塗地,以報聖恩!」餘子俊這才知道,是他的頂頭上司姚龍舉薦了他。
江西左佈政姚龍堂兄姚夔是當朝禮部尚書,隨著胡濙隱退,姚夔在朝中坐穩了明公的位置,在文華殿二十七廷臣之中,姚夔也是坐在長桌前,離陛下很近。
姚龍之前前往福建做左佈政,餘子俊就跟姚龍很不對付,到了江西二人還是不對付,餘子俊曾經公然頂撞過姚龍,因為姚龍在處置江西學閥時,有些軟弱,和學閥們有沆瀣一氣的嫌疑。
姚龍處置不了江西學閥,若是能做到,他還能請皇帝到江西做救兵?其實餘子俊也沒什麼好辦法,但他覺得姚龍做的不對,便公然頂撞了。
說好聽點,叫為國為民不畏強權,說難聽點,就是有點軸,恃才傲物。
江西學閥處置,姚龍小心謹慎,稍有不慎就滿盤皆輸,畢竟有朝士半江西的說法,不把陛下請來,這事還真的很難辦朱祁鈺去江西九龍府,那是帶著緹騎、京軍一起去,皇帝尚且如此慎重,姚龍慎重些無錯,但是餘子俊卻將其看為軟弱,也看不到姚龍的難處。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罷了。
若是朱祁鈺是姚龍,這個餘子俊在他手下,不必打壓,只要沒人舉薦,餘子俊只有一個下場,那就是蹉跎一生,從主事、推官到知府,那是官場上的一個大臺階,餘子俊朝中無人,他還想升遷?
自己的堂兄姚夔大明明公,自己江西方伯,江西地面誰敢給餘子俊舉薦?
但是姚龍還是把人舉薦到了皇帝的面前,姚龍性格的確有些與人為善,都是為大明辦事,尿不到一個壺裡,就放你去別的地方。
朱祁鈺之所以如此點明,就是要餘子俊清楚的知道舉薦他的人是誰,現在餘子俊要到一方為一方青天,姚龍面對的那些個難處,餘子俊就要面對了,他也就會明白,姚龍那不是軟弱,是謹慎。
朱祁鈺這話,還有另外一個意思,餘子俊可以學姚龍,打不過就搬救兵。
皇帝給你撐腰。
「餘卿家裡還有什麼人?」朱祁鈺問起了餘子俊的家庭情況。
餘子俊一愣,趕忙說道:「我大哥在重慶府做監生,屢試不中,現在做了教書先生,有一個私塾,我二哥早夭,
便沒有親眷了。」
「你父親和你祖父呢?」朱祁鈺再問。
餘子俊搖頭說道:「臣未曾見過祖父,父親在臣十歲時候早亡,長兄如父,是大哥把我拉扯大的,也因為生計,大哥耽誤了學業,才屢試不中。」
餘子俊的大哥餘子勳,是和舊港李成武一樣的絕世好大哥,為了照顧十歲的弟弟,能讓十歲的弟弟繼續讀書,餘子勳又當爹又當媽,直到景泰二年,餘子俊中了進士,餘子勳才討到了老婆。
「家中可曾有遠親走動?」朱祁鈺又問。
餘子俊終於琢磨出些不對來,但是他依舊不知道陛下這話究竟要問什麼,他選擇實話實說:「祖父從京山入川,老家的親戚早就不往來了,至於兩個叔伯,為了家裡那十畝薄田,鬧得反目成仇。」
「如此,朕就是隨便問問,好好做事,去吧。」朱祁鈺看餘子俊一臉的茫然,根本沒有一絲一毫的恐懼,便知道餘子俊是不知道自己身世的。
「臣告退。」餘子俊出了講武堂仍然是一臉的迷糊,不過想不通,他也沒再想,陛下問自然有陛下的道理,他搖頭前往了貢院,他要閱卷,在履任前,還要修書一封送江西,要感謝姚龍的提攜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