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敬背後瞬間騰起了一層的冷汗,不會是那本離經叛道,甚至是大逆不道的書吧!

朱祁玉合上了吳敬第一次遞上的書,不讓興安拿走,將《分教疏》看了許久說道:“嗯,不錯,已經非常成熟了,很好很好。”

大明的文教也分蒙學、縣學、府學,大抵就是小學、初中、高中,若是中了舉人,可以直接參加科舉,如果名落孫山,也可以在國子監就讀,繼續參加科舉。

吳敬的這個分教疏,就是將加減乘除、分數、簡單應用題、認識幾何分到了蒙學內,把開平方、冪、複雜應用題這些數論放在了縣學,把較為複雜的幾何和應用,放在了府學。

朱祁玉硃批了吳敬的奏疏遞給了興安說道:“送文淵閣至六部部議,而後送廷議。”

吳敬的這本奏疏絕對不是想法不成熟,就是謙虛的說辭罷了,敢在皇帝面前拿出來,那已經非常成熟,甚至經過了國子監大學士、掌教、博士等共同研定。

朱祁玉拿起了吳敬第一次呈上來的書,拍了拍說道:“吳郎中,這一本,你是故意的還是不小心?”

“臣就是不小心,還請陛下恕罪。”吳敬額頭冒出了些冷汗,趕忙請罪。

“朕以為很好。”朱祁玉將那本名叫《代數》的書拿在手裡,愛不釋手的翻閱著說道:“朕真的以為很好。”

“啊?”吳敬驚訝的看著陛下說道:“陛下,臣…離經叛道所著胡言亂語,真的很好嗎?”

“嗯,你好好寫,那些個俗儒的胡言亂語,朕給你擋著,就按著你這個思路來,這本書,值一塊奇功牌啊。”朱祁玉真的很喜歡這本名叫代數的書。

首先這本書是用俗文寫的,不是文言文,讀起來更加通俗易懂。

其次,這本書裡使用了大量的拉丁字母進行代替,比如之前的代數,都是使用天干地支,甲乙丙丁二十二個,再加上天地人物四個字組成,但是在這本《代數》中,使用的是拉丁二十三個字母,並且i和j,v分化為u、v和w,最終形成了二十六個拉丁字母。

古典拉丁字母或者說尼古勞茲帶來的古典羅馬字母,只有二十三個,可是這不是完全標準的,在禮部、翰林院、國子監一種博士們的幫助下,在大明海事堂教授的拉丁語中,是用二十六個字母去拼寫,這就造成了一種很古怪的現象。

從大明海事堂通事院畢業的拉丁語通事,一開口就是正宗的君堡腔,比泰西那群蠻子的味兒還要正,因為補足了字母之後,發音更加準確,表達更加清晰。

要不然俘虜佩德拉·辛德也不會誤解唐興是羅馬貴族了,實在是太特麼正宗了。

大明的算學教材,朱祁玉看過很多次,堪稱是玄門巨著,裡面全都是在畫符,大學高數跟大明算學教材一比,都顯得眉清目秀的多。

比如之前的x+y=z,在大明的表述裡為天t地=物,這是表述最簡單的代數,這還是俗字俗文,若是用正文繁體文言,再加上稍微複雜一些的例子,真的很難看懂。

大明學子學算學就跟修道沒啥區別了。

但是經過了吳敬這麼一改,就簡單多了。

“朕知道你擔心俗儒對你口誅筆伐,沒事,朕跟他們掰扯。”朱祁玉笑著說道:“人天生嚮往懶惰,這拉丁字母一筆就劃出來了,就像是小寫1234,就是比大寫壹貳三肆要省事,但是在財會上,還是用大寫合適。”

“這樣,咱們讓大明學子們自己選。”

吳敬疑惑的問道:“自己選?”

朱祁玉笑著說道:“對,就像是朕推行俗字俗文,但是也收正字繁體文言的奏疏,願意用哪個用哪個,朕都看。這十多年了,咱看到的奏疏,就沒幾個用正字文言了。”

“把拉丁字母定義為小寫,把甲乙丙丁定義為大寫,他們樂意寫哪個寫哪個。”

人都是趨向於懶惰的,能省勁兒就省勁兒,正字天干地支多少劃了,別人把一張卷子做完了,這邊還沒寫完,哪個方便用哪個,就是最好的推廣方式。

簡單就代表著普適,簡單就代表著更加廣泛的應用。

每年過年,群臣翰林院翰林都要給皇帝寫賀表,賀表要用正字文言。

有一次司禮監清點賀表拿去御膳房引火,發現好多翰林和朝臣們,這十多年的賀表,裡面的內容壓根就沒換過,司禮監的太監們辨認之後,又發現,群臣們的賀表大多數都是代寫,雖然都是臺閣體,但仍有差別。